【大數據 MarTech X 數位轉型】大數據會員行銷不是只有貼標

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說的工作生涯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品牌」做好!在乙方服務的時候,就是把「客戶」的品牌做好;為甲方工作的時候,就是把「企業」的品牌做好!

我常說,企業經營對外的兩個終極資產:「品牌」+「會員」,這兩件事都分別寫在我的兩本書。由於 MarTech 的崛起,讓會員這件事現在成為顯學,但是會員經營的實務並不是現在才有的。

這篇文章我要來補充談談會員經營的四種模式:RFM 價值分群、RFM 購買週期分群、行為標籤貼標分群、AI 演算法建立預測模型。 前兩種 RFM 很早就被實體企業廣泛應用,行為貼標是有了 MarTech 才發展出來,最後一種是大數據科學崛起才建立的方法。

會員分群策略 圖/高端訓 提供
會員分群策略 圖/高端訓 提供

第一種:以 RFM 顧客價值分群

R(Recency 顧客回籠時間)代表顧客上次跟品牌接觸的時間點,隔了多久了。「回籠時間」的行銷含義,在於評估顧客對品牌的記憶度、品牌接觸的機會點,以及衡量新客、舊客的比率。

你可以根據這個指標,制定行銷活動及決定誘因,同時採取加值、激活或放棄會員的策略。

F(Frequency 消費頻率)代表顧客對品牌的喜好。所以「消費頻率」的行銷涵義,在於評估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顧客購物習慣的養成,F 與 R 的組合可以用來計算顧客的購買週期。

你可以根據這個指標,決定推出新品的策略與速度,設計行銷方案。

M(Monetary 營收貢獻)代表顧客的消費金額,對品牌的貢獻度。所以「營收貢獻」的行銷涵義,在於評估你手上顧客的消費能力、衡量你的行銷活動成果是否達成目標,以及計算顧客對品牌的終身價值(CLTV)。

根據這個指標,你可以決定推薦何種價位、何種等級的產品給客人,以及促銷方案的力度等(例如跟高消費力的客人溝通產品質比折扣重要)。

第二種:以 RFM 購買週期分群

就是按照顧客對一項產品的平均購買週期,將會員分為首購顧客、忠誠顧客、冬眠顧客,再針對不同顧客採取不同行銷策略。通常忠誠顧客又可分為主力顧客(例如兩個購買週期內回籠)、瞌睡顧客(三個購買週期內回籠)、半睡顧客(四個購買週期內回籠);而冬眠顧客則為超過四個購買週期尚未回來的客人。

購買週期會隨著品類不同而異,例如一杯咖啡的平均購買週期可能是 3~5 天、平價火鍋可能是 2 週、中價餐廳是 1 季、高級餐廳可能是 1 年(生日慶祝)。

通常我最容易被問到的就是如何計算顧客的購買週期?其實很簡單,一個是根據你的觀察判斷;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根據數據決策,也就是在你的顧客資料集中,就同一品類「忠誠顧客」平均回來的時間,就是一個購買週期,例如有個顧客每個月來消費,另外一個一季來一次,平均的一個購買週期就是 2 個月,4 個購買週期就是 8 個月。

會員活躍度 圖/高端訓 提供
會員活躍度 圖/高端訓 提供

在行銷涵義上,「首購顧客」品牌記憶度清晰,不需要再做過多的品牌介紹,適合推薦更多的產品;「忠誠顧客」品牌認同度高,在購買週期前提前提醒消費,甚至更願意為產品推薦、消費評價、客人介紹等。

「沉睡顧客」則需要用比較強烈的刺激,例如包裝成週年慶來喚醒,如果經過多次仍然喚不醒,就要從會員資料集中刪除。在我的經驗中,平均每年要註記 10% 的顧客為無效會員。

第三種:以行為標籤貼標分群

2011 年,MarTech 開始萌芽,品牌方開始可以追蹤消費者線上的瀏覽足跡,消費者只要在站內(或品牌方提供的連結),瀏覽過的內容、互動、掃描 QR Code、填寫資料、參加活動等,都會在該筆會員資料貼上標籤;標籤愈多,品牌方就愈瞭解你。

例如 A 會員的標籤有「#瀏覽課程」、「#已經繳費」、「#填寫問卷」、「#領取優惠」、「#完成A_College課程」,品牌方便可知道這位會員對課程有興趣,互動積極,下次有新的 MarTech、數位轉型課程會優先邀請。

隨著品牌與會員的「交往」愈久,為會員貼的「標籤」愈多,對會員的「瞭解」愈深入,就能投其所好,做到精準行銷,大大提高會員的轉換率。例如天下雜誌全閱讀宣稱應用超過 300 個行為標籤,為每一位讀者進行貼標,因此更瞭解會員的閱讀行為,透過個性化推送內容,讓開信率增加2倍、轉換率提升 3 倍、收益增加了 1.8 倍。

AMT 聯盟會員貼標示意圖 圖/高端訓 提供
AMT 聯盟會員貼標示意圖 圖/高端訓 提供

進一步,如果企業導入的是全功能的 CDP,結合了第三方數據的 DMP(數據管理平台)及第一方數據的 CRM,便可以瞭解線上線下 360 度的顧客樣貌,提供更精準的互動及體驗行銷。

第四種:以 AI 演算法建立預測模型

事實上,以上的三種方法,都不是真正的 1 對 1 行銷,只是用到了客製化行銷的概念。你一定可以理解,無論是 RFM 或者標籤,總是有很多人同屬一個 RFM 分群或者同一標籤,而 MarTech 系統是根據群組或標籤投遞行銷訊息。

真正的 1 對 1 行銷是大數據科學的概念,沒有分群、沒有標籤,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大數據會員行銷就是根據手上既有的數據,經過清理之後,用 AI 演算法建立預測模型,只要消費者進入系統(或平台),個人過去的紀錄就會在預測模型跑一遍,而所謂的推薦引擎(Recommedation Engine),就會根據消費者的喜好,預測需求、推薦產品。

但是採用這種機制的公司,都是諸如 Amazon、Netflix 這樣的科技巨人,因為這個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技術含量很高,Netflix 光是數據科學部門就有超過 800 人。

Amazon 更是這方面的佼佼者,你瀏覽 Amazon 網站,往下就會看到非常個人化的即時訊息:“Customers are looking at these Now”、“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also bought these”、“Recently viewed products and featured recommendations”、“Customers have these in their virtual carts”。

這類推薦訊息看起來跟一般電商網站類似,但是有別於貼標籤的推薦,是先以大數據分析、評估各種演算法建立模型,再選取準確度更高、錯誤率更低的預測模型,導入應用,所以更能提供 1 對 1 的個人訊息,大大提高交易轉換率,所以 Amazon 才能宣稱,有 3 分之 1 的業績來自於以演算法為基礎的推薦!

以樹狀結構演算法預測人們會選擇何種交通工具 圖/高端訓 提供
以樹狀結構演算法預測人們會選擇何種交通工具 圖/高端訓 提供

結論與心得

以上幾種概念及方法都是交互存在及應用,並沒有排他性,尤其是前三種方法,被 MarTech 工具混合設計,融入分析。

企業導入 MarTech 行銷科技經營會員,中間有無數的工具、方法與評估指標,但最終我只會關心一個指標,就是到底「交易轉換率」(Conversion Rate, CVR)有沒有提高?轉換率提高,利潤就會提高!

如果轉換率無法提高,回頭再來檢討哪一個環節出問題。每一個環境都做對,轉換率自然會提高!

與作者交流:https://lihi1.cc/A7xmd/FCbnext

更多報導
企業如何看待 Web 3.0、NFT 等新科技?
行銷科技、數位行銷、社群行銷有何不同?
大數據預測科學 VS. 快篩檢測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