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家醫部張宏偉主任談「職業醫學科」

     「如果醫院有十大迷團的話,『職業醫學科』也許可列為其中之一,因為它在2001年才被正式成為部定的專科。」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張宏偉主任分享時提到,職業醫學科可約略區分為兩大區塊——職業傷病、職場的健康與安全。

     張宏偉表示,「職業傷病」其實並不是新的概念,人們的大多對此都有大略概念。早期在臺灣能有工作做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通常會把健康擺在後面。

     張宏偉提到,一般人比較無法直接理解的,就是職業醫學科中的「臨場健康服務」,是在做什麼樣的事情?他說,臨場健康服務是依著「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亦即法令規定,不論是文教、金融,或是傳統的勞動型產業,人數只要大於五十個人,就需要配置醫療人員。尤其一般的職場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壯年,如果在此時不去重視他們的健康議題,到他們中老年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很多慢性病,或者是其衍生出來的併發症。

     「如何能在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讓大家的健康意識抬頭,是職業醫學科面臨的最大挑戰。」張宏偉表示,職業醫學科可以為事業單位提供的服務,有四個面向:醫療諮詢面談、風險個案管理、作業現場評估,以及配復工評估。

     所謂醫療諮詢面談,就是和預防醫學的道理一樣,希望患者在未病,或者是將病之時,就及早介入。然而通常因為個案沒有不舒服,或者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去完成,所以總會把健康擺在後面的順位。

     張宏偉就提到,當他開始臨場之後,遇到一些令他非常震撼的事情。比如三酸甘油脂過高,通常是常見的血脂異常項目,數值超過150mg/dl以上,醫師就會給予衛教;超過500mg/dl就要開藥。可 是當他在臨場健康服務時,竟然發現有人的三酸甘油脂比2000mg/dl還高,血糖也達300mmol/L,「會有這樣的個案,通常就是沒有去就醫,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事業單位通常每年都會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張宏偉說:「這中間,一定有我們可以去介入的。」因此團隊護理師一而再、再而三去約這樣的個案過來面談,最後終於讓他願意去就醫,而且情況的控制與改善都越來越好。

     「這就是我們醫療諮詢的時候,把醫院常在做的預防醫學,或是早期的疾病診斷處置,都搬到事業單位去,增加他們的可近性。」張宏偉說,其實這是很重要的部分,因為醫師們最常遇到的,就是員工拿完健檢報告之後就置之不理,於是他們就去幫這些人,把這些項目再盤點一次,看看是否有團隊可以著力的部分。可見醫療諮詢面談,對職場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服務項目。

     職業醫學科所提供的第二項服務,是「高風險個案管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過負荷的預防」。張宏偉表示,「過負荷」就是「過勞」,也就是常在報章雜誌看到的,員工在突然間猝死的案例。因此,團隊就會幫事業單位找出哪一類人的風險最高?是不是有哪些需要避免的項目?如果可以早期避免,才能免除事業單位發生一些職場上的遺憾。

     第三項服務是「作業現場評估」,這是職業醫學科最大的特色。張宏偉說:「我們會連結工作的場所,實際去看作業流程,也許可以給事業單位一些安全上的改善建議,減低或避免憾事的發生。」

     「配復工評估」則是大家最陌生,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也就是幫忙事業單位評估,某項工作是否適合某人來做,尤其是個案如果發生過外傷,又有截肢的話,如果是需要走路的工作,當然就必須再做調整。

      張宏偉最後提到,團隊從以前到目前持續做的,不外乎跟職場的健康與安全相關。因此在兩年前,團隊統整了歷年來的事蹟,參加全球職場健康競賽大型機構組,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競賽,結果得到「金獎」的肯定。他說:「能拿到國際的肯定,我覺得是很難得的經驗。」

(撰文:魏玉縣/圖片:葉璧禎、黃小娟、張宏偉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