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行動護理App 提高護理工作效能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研發首款以護理工作為核心的行動護理App,已經正式上線。智慧護健康系列報導第一集,要帶您來看,這套行動護理APP,為何能徹底改變傳統護理工作流程。因為它涵蓋了六大功能,包括:病人清單、醫囑確認、行動給藥、護理事件紀錄,工作清單、傷口拍照上傳等。護理師全部透過手機操作,就能替代以前手寫筆記、或找電腦確認的繁複流程,不但節省30%到50%的時間,大幅提升效率,對於病人照護,也更加周延。

「阿媽 來 我幫你量個血壓喔。」護理師穿梭病房,照顧病人需求。「有覺得哪裡不舒服嗎,(肚子痛) 真的喔 我摸摸看。」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陳靜享:「所以(護理師)他們通常手上都會有一個板夾,來記錄他今天照顧的這些病人裡面,有哪些病人 什麼時間點 要做什麼事,護理同仁需要抄抄寫寫,那這個是比較有負擔的工作。」

透過行動護理App,可以告別手寫板。

「病人表示肚子痛,予以觸摸下腹部是軟的。」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陳靜享:「我們馬上就可以用說的方式,寫下護理紀錄,再透過它裡面的AI整理,幫我們整理成,我們護理紀錄要求的格式。」

行動給藥,也是主要功能之一。「阿伯 您叫什麼名字,白色這顆是止咳的,這顆黃色的是止痛的 (好)。」

患者 廖先生:「手機也是很方便,因為(藥)天天在吃,相片一出來就知道了。」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陳靜享:「因為行動工作車,畢竟有體積上面的限制,這時候我們用行動(護理)App,我們可以即時地接收到,這個系統回饋給我們的一些(用藥)把關。」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師 曾英晴:「減少了我們很多時間上的耗費,也增加了我們很多在幫忙病人,處理一些症狀,或者是給他們更多的舒適護理的部分。」

以護理工作為核心,大林慈濟醫院自力研發行動護理App,共分病人清單、醫囑確認、行動給藥、事件紀錄、工作清單及上傳照片等六大功能。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陳靜享:「隨時用影像的方式 圖片的方式,去記錄病人的狀況,比如像傷口照護,我們前後的他的照護的變化,以往我們都是要去,連接接線照相機的線。」

行動護理APP,還是護理師的隨身助理。要確認醫囑,也能迅速在手機上完成。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陳靜享:「(從前)是醫師找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又要找電腦,來確認這個醫囑,所以其實是在互相溝通上面,其實是有點繁複的。」

利用手機的行動便利性,改變護理工作流程,提升效率、減輕護理師負擔、也更能為病人安全把關。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護法金剛柔軟心 手作小物廣結好緣
熱浪引爆水危機 印度人口大國搶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