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提名 意識形態擺中間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總統府公布4位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引發國內各界議論。諸多批評都指向這4位被提名人的綠色背景及過去一些爭議言行。不過這些批評毫無實際意義。因為我們的大法官提名機制本質上就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人民既然選出了一位綠色總統,自不能期待她挑選的大法官是非綠色的。

司法院大法官掌控國家法律的解釋權,是國家地位最崇高、權力最大的司法官,行使職權攸關人民基本權利保障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為了挑選最合適的大法官,國家設下相當嚴謹的體制。首先必須由總統提名,再咨請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其次就是任期的保障,不能隨意任免。而擁有大法官提名權的總統,為了表示慎重及公正無私,都會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公開接受社會各界推薦或自薦大法官候選人,讓這提名過程「看起來」公開、公平、公正,為國舉才。

不過,這些提名機制對政治君子有用,卻難以防杜政治小人的循私操作。全台有相當多優秀正直的司法官、律師、法律學者,符合大法官提名資格要件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從總統府公布的這4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背景看來,政治立場及意識形態仍是總統的唯一考量。其他像工作歷練、價值理念、學術能力、品德操守等等,全都被甩到一旁。

4位被提名人當中,擔任司法官的朱富美、蔡彩貞的法學專業及工作經歷無可爭議,政治色彩也沒有一些批評者說的那麼鮮明,至多就是有人把朱富美與檢察總長邢泰釗這對夫妻檔,長期以來備受民進黨提拔的這點來說事。比較起來,最令人爭議的是尤伯祥。

說到尤伯祥,以法律人談他,似嫌吹捧,從政治人來看他,比較真實。就以他過去的種種政治作為來看,他是一個渾身上下、由內到外的深綠政治人物,法律只是他用來服務政治,實現他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

尤伯祥還不單純是政治人,他還是綠色的。過去他選擇擔任太陽花運動被告義務辯護律師,就可看出他對政治運動的立場。另外,從他現在擔任「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過去又曾多次參與廢除死刑活動來看,我們大概就可以想像他將來如果當上大法官,會怎麼解釋法律。

其實,談論總統選的大法官人選合不合適,糟不糟糕,都是狗吠火車,沒什麼用處。總統府的主人想選誰,要提名誰,就是誰。說句不客氣的話,總統今天要是挑個西瓜當大法官,民進黨掌控的立法院一樣會照准通過。

如果真不滿總統提名大法官人選這般胡搞,那麼,人民只有一條路可以表達反對意見,那就是在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中,下架民進黨!(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