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聲七十春秋 多元節目品味人生

用聲音宣揚政治民主、經濟起飛過程的漢聲廣播電臺,陪伴國人走過七十個春秋歲月,在電臺同仁群策群力下,轉型調整為「國防資訊專業電臺」。(軍聞社資料照片)

(軍聞社記者林敬傑臺北一日電)漢聲廣播電臺今天歡慶七十歲生日!前身是「軍中廣播電臺」的漢聲廣播電臺,於民國卅年六月一日創立於大陸重慶,儘管創業維艱、環境惡劣,但漢聲人不畏烽火、活躍戰場,報導有利戰訊,激勵軍心士氣,對提昇國軍精神戰力貢獻卓著。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為配合政府復員、戡亂任務需要,電臺奉令擴展廣播業務,先後在南京、北平、瀋陽、海南島等地建立軍中廣播電臺分臺,構成全國性廣播網,並將總隊部設於南京。
鑑於廣播具有快速、無遠弗屆的特性,政府播遷來臺之初,軍中電臺也隨之於民國卅九年一月十日在臺北現址,以「臺北軍中廣播電臺」為名復播,另在國軍各作戰區成立分臺,構建綿密廣播網,使軍民在兩岸局勢動盪之際,獲得心靈撫慰,充分發揮安定民心士氣、穩固社會發展效力。
為能與時俱進、求新求變,漢聲電臺於民國七十七年六月一日暫時卸下「軍中之聲」重責,汲取「大漢天聲」之意,更名為「漢聲廣播電臺」,承繼「傳承中華文化、發揚倫理道德」精神,持續為國人服務,節目製作愈趨多元、觸角更加廣闊。
漢聲廣播電臺自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一日起,納編負有心戰任務、專責對大陸播音的「光華」和「空軍」電臺,讓漢聲之音不僅傳遍臺灣各角落,更深入到大陸內地,從空中放送的頻道到網路之聲,充分服務兩岸聽眾,成為國內唯一可同時對海峽兩岸聽眾提供廣播服務的電臺。
民國九十年,配合國軍「精實案」組織調整,「漢聲電臺軍中播音總隊」納入「政治作戰總隊」轄下,改為「播音大隊」編制,但對外發音仍使用「漢聲廣播電臺」臺呼;面對組織調整轉型,該臺仍秉持「漢耀天下,聲傳永恆」精神,持續強化創新思維,廣納專業人才,製播優質節目,闡揚社會溫馨光明面,善盡媒體社會教育責任,肩負起軍民橋梁和全民國防重任,成為國軍不可或缺、無可取代的政戰專業部隊。
漢聲電臺在媒體開放百家爭鳴的激烈競爭中,始終堅持激濁揚清的「大漢天聲」信念,並轉型成為「國防資訊專業電臺」,除臺北總臺外,現下轄臺中、臺南、花蓮、高雄、澎湖共五個地方播音分臺,以及宜蘭、桃園等七個轉播臺和玉里、臺東等八個轉播基地,每天以「國內調頻、調幅」及「大陸中波、短波」兩大系統、四個廣播網,向全臺灣及大陸地區播送優質節目,並協力推動國軍各項建軍備戰工作,為軍民團結與國家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