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大同、東方、明道等39所大學可能退場 郭昱晴盼教育部精準掌握

立委郭昱晴在立法院說,今年已知4所退場私校退場,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的學生已經有安置好了,但是明道大學還有205個學生還在等待何去何從?少子化是很早就可以預見的,今年將退場的、潛在可能退場(39)所,希望教育部要精準掌握,安置師生。

面對還有大量學校要為場,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提出數據強調,從內政部統計1990年代台灣每年出生人次高達30萬人,2008年起跌破20萬人,同時期,台灣在當時啟動教改廣設大學,大學數量曾經高達160所,一直到2023年出生人口數已將低到13萬5000多人。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教育部做「少子化趨勢下高教應如何經營、創新及提升競爭力」專案報告,朝野立委都關心今年即將退場學校學生權益,包括花蓮大漢技術學院雖然已公開說要停招,但是沒有向教育部申報,全校師生權益遭到懸置;依法退場但尚未安置完學生的彰化明道大學,都成為教育部課題。

受少子女化衝擊,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大漢技術學院,董事會於今年2月決議停辦,4月舉辦學生說明會。不過後續多名師生在工會代表的陪同下,多次北上陳情,認為董事會在教育部尚未同意的情況下就對外宣布停辦,若開先例會讓其他學校效法,影響師生權益。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再度關注此案。萬美玲認為,大漢學院董事會有「先斬後奏」的疑慮,是第一所不願按照「退場條例」程序進行的學校,罔顧師生權益。且目前大漢技術學院沒有財務惡化、師資不足、學生受教權益檢核不通過等體質不佳的情形,疑似是要規避校產遭私校退場條例清算,所以先斬後奏、依照私立學校法第71條停招或改辦,但卻完全沒有向教育部提出計畫報准,自行對外宣布停招停辦。

弔詭的是,大漢已經公開宣佈停招,但是教育部卻強調內部程序尚未走完,不列為退場學校,對於可能出現的師生權益,郭昱晴說也問說,若是大漢技術學院真的停辦,花蓮大專較少,且和大漢學院原本的領域不一定能配合,退場後學生權益會受到嚴重影響,教育部會如何因應?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如果大漢停招被核定成為事實,而花蓮大專沒有對應到的科系,會請別的學校開設專班,讓大漢學院的學生可以在專班一起念到畢業。技職司長楊玉惠則補充,目前瞭解在花蓮地區,大漢以餐飲觀光科技為主,但是附近的慈濟大學沒有餐飲觀光科系,因此大漢學院未來若正式停招、停辦,會開放其他縣市的科大到花蓮開辦校外專班,確保大漢學院學生權益。

此外,郭昱晴也就今年已知4所退場私校師生安置進行關切,強調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的學生已經有安置好了,但是明道大學還有205個學生還在等待何去何從?高教司代理司長梁學政對此回應,已進行兩梯次安置,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批,預計在下學期前會完成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