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打噴嚏就溢尿好尷尬!醫教建立3大「生活習慣」能改善
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人女性50歲以上尿失禁的盛行率約為五分之一,65歲以上女性更高達三分之一,但只有不到2成的患者就醫治療;醫師提醒,尿失禁原因有4種,建議仍須至泌尿科由醫師釐清原因,平時保健則能調整3大生活習慣,對於徵狀都能有所改善。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表示,尿失禁是女性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好發於中年以上女性,但年輕女性亦可能發生,這種非自主性地尿液溢出,不僅對心理及社交活動造成困擾,更可能帶來其他生理疾病,門診觀察,不少女性患者認為罹患尿失禁是老化自然現象,乾脆減少社交活動,避免尷尬,也有患者因為症狀難以啟齒或擔心要手術不敢及時就醫。
張雲筑分享,有一名34歲陳小姐的第二個寶寶出生2年後,對於自身形象要求較高的她報名了健身房,準備好好地雕塑身材曲線,沒想到槓鈴一舉,尿液不受控地濕了好大一片內褲;67歲林女士喜愛享受美食,但每當自己盡興大笑時竟然會溢出尿來,隨著溢尿次數變多,異味纏身,都不敢再答應聚餐。
這類尷尬情形恐讓患者逃避社交,張雲筑指出,尿失禁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持續性尿失禁,其中,50歲以上女性尿失禁患者,5成為應力性尿失禁所困擾。
張雲筑說明,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表現,隨著腹壓突然明顯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提起重物或大笑時,出現小便不自主滲流的現象;急迫性尿失禁乃是膀胱過動症患者在急尿感後不受控地漏尿;滿溢性尿失禁則是膀胱無力患者,在尿液漲滿膀胱後,才順著尿道慢慢滲出,一般容易發生在糖尿病及中風後病人;持續性尿失禁患者則是整天無論姿勢、動作,尿漏個不停,常發生在尿路瘻管或尿道組織嚴重受損的病人。
不過,張雲筑提醒,症狀仍須經由泌尿科醫師藉著尿檢、會陰部理學檢查、尿路功能檢查或影像學檢查逐一釐清病因,鑑別診斷。
揮別應力性尿失禁,張雲筑建議,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調整生活習慣對於改善症狀也有幫助,可從下列三招著手,包括建立適當喝水及排尿習慣,攝取水份宜適量補充,而不是一次大量飲水,每1.5-2小時將膀胱中的尿排空,避免膀胱蓄積過多的尿液;高纖飲食避免慢性便秘;體重控制及循序漸進的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