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仍舊不吃大鍋飯!104調查逾5成企業依績效發年終 主管比員工少

又到了發年終獎金的時刻!根據104人資學院發表的報告指出,32%的台灣企業不論員工職級、個人績效,全公司都領相同月份的年終獎金,大缺工的環境,人人有獎。但也有企業以績效為王,56%的企業則依個人績效發放年終、部份企業同時考量職級,在此之下,表現出色的小員工平均領2.29個月,比表現差勁的大主管領的還多。

根據104人資學院公布的《2022~2023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顯示,當「績效」與「職級」同時啟動時,表現出色的小員工平均領2.29個月,比表現差勁的大主管平均領1.2個月還高1.09個月。

長榮海運豪發45個月的年終羨煞許多上班族,到底企業如何發放年終獎金?104人資學院於2022年7月18日至10月14日針對企業人資及用人主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計1,017家企業參加,涵蓋全市場213個職務代表薪資,關於企業發放年終獎金,有幾個有趣觀察。

第一,32%企業年終,全員一致、齊頭平等。各家企業陸續發放年終,最近6年常見的雙主流是:全公司相同,以及績效與職級綜合考量。今年有32%的企業採齊頭式平等,即無論個人績效、無論職級,全公司所有員工領到的年終獎金月份都相同。大缺工的環境,企業越來越重視留住所有員工,「人人有賞」。

同時,31%企業同時考量職級及績效,加上25%僅考慮績效,共計56%企業依舊「論功行賞」,小員工也能齊平大主管,報酬看得見,求表現更有動力。

第二,同時達標,越高階,領越多。因高階主管承擔全局,且需負責規劃監督之責,當部門齊心協力達成績效,職級越高、領越多!報告指出,「績效卓越」的高級主管平均領3.09個月,比同樣出色「績效卓越」的一般員工平均領2.29個月,高出0.8個月。當績效與職級同時作用,「績效卓越」的高級主管平均領3.09個月,會比「績效需改善」的一般員工平均領0.9個月,高出3個月。

第三,未能達標,高階主管「薪情」恐比部屬差。高階主管責任大、薪資高,但績效表現差,年終獎金月份將低於下屬。報告稱,高級主管「績效需改善」,年終平均僅1.2個月,會同時低於「績效卓越」和「績效符合標準」的一般主管和一般員工;差距最大時,會比「績效卓越」的一般主管領到的2.64個月還低1.44個月。

企業發放年終方式歸納。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全公司相同、按職等及績發放為企業選擇發放年終大宗。圖/104人力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