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輕患者 就醫時70%已末期

近年來,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增加,而且年齡層普遍往下降,愈來愈多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由於發現時已經是末期,錯失治癒機會,造成自己與家人無限遺憾。

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Kansas Medical Center)腫瘤內科副教授拉賈比(Raed Al-Rajabi)14年前開始投入大腸癌治療,連他自己也沒有料到55歲以下大腸癌患者人數比過去增加一倍,而且前來就醫的年輕病患有七成是末期,其中一名患者只有14歲。

根據大腸直腸癌聯盟(Colorectal Cancer Alliance)統計,每年全國有逾15萬人罹患大腸癌,其中約5萬人死亡,平均年齡為66歲;而且美國癌症協會(ACS)發現2019年20%大腸癌患者年齡在55歲以下,年齡層有下滑趨勢。

據每日郵報報導,若及早發現大腸癌,五年存活率達90%;不過一旦癌細胞擴散,存活率只剩約13%至18%。

拉賈比表示,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與腸躁症等消化疾病相似,臨床常見許多年輕人延誤就醫,而且不只堪薩斯州,包括全美和全世界都一樣。

紐西蘭21歲女大學生麥沙恩(Dominique McShain)今年稍早被診斷罹患第四期,由於癌細胞擴散至肝臟,醫師預估她只有一到五年可活。

德州達拉斯24歲的懷特(Evan White)在從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畢業時,因為忽略自己的疲勞感,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由於癌細胞擴散,治療相當困難,原本打算與女友婚後遷居加州,展開新人生的懷特,最終不敵病魔於四年後病逝。

拉賈比指出,年輕患者就算看病就醫,恐怕醫師也不會把矛頭指向大腸癌:「醫生通常不會認為年輕人有罹患大腸癌可能。」因此年輕患者平均至少要看過兩名醫師,才會診斷出大腸癌,因此延誤數周或幾月時間,導致癌細胞趁機擴散。

雖然外界多認為高糖低纖維的現代飲食,是大腸癌病例激增主因,不過拉賈比認為,社會環境變遷也脫離不了關係,因為年輕患者激增與吸菸致癌的現象類似,因此建議了解家族消化道癌症病史,並關注個人大腸直腸等症狀。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七旬華女博士被詐 痛失340萬還欠債
全美最難負擔房價城市 南加占8
幹細胞療法治百病?大多為詐騙 小心失明、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