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後期腹膜轉移 腹腔溫熱化療爭存活

大腸癌病患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如已出現大腸癌後期腹膜轉移,近年已積極採用腫瘤減積手術加溫熱化療來爭取患者的存活,台中慈濟醫院患者2年平均存活率達8成。台中慈濟醫院以此技術於106年治療第一位病患為例,存活至今近5年。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腹腔溫熱化療技術,可望為大腸癌後期病人爭取延長存活期。

邱建銘指出,「大腸癌連續多年是台灣癌症發生率首位,腹膜轉移的大腸癌後期病人治療預後通常不佳,以往術後即使接受新式化療藥物,存活時間幾乎都不超過一年半。」但台灣自引進腹腔溫熱化療後,情況已出現轉變。

邱建銘以一名57歲陳姓患者為例,這名患者106年第一次接受腫瘤減積手術合併腹腔溫熱化療至今,身體狀態平時都幾乎沒有症狀,總是精神奕奕,一點都看不出是癌症病人。治療期間,醫療團隊持續定期追蹤,一發現任何狀況馬上處理,到今年7月為止,前後做過5次手術、60次化療與2次腹腔溫熱化療,至今已存活近5年。陳姓患者也以自身經驗提醒病友放鬆心情,做該做的事,把病交給醫師,靜待治療結果。

台中慈濟醫院溫熱化療中心召集人方佳偉指出,中心成立至今完成62例,陳姓患者是接受溫熱化療的第一位病人。追蹤106年到109年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統計數據,接受積極腫瘤減積手術加溫熱化療個案,與國外先進醫院比較,病人超過2年存活率優於國外平均,呈現積極治療成果及慎選病人的重要性。邱建銘表示,「醫師在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腫瘤減積手術過程,儘量清除病人腹腔內的惡性腫瘤,直到肉眼可見的乾淨程度;灌注在體內的化療藥物則搭配特殊機器,維持42度以上高溫,以發揮消滅癌細胞療效。」,手術後的腹腔溫熱化療灌洗時間需90分鐘以上,對病人來說,過程十分辛苦,術前必須經醫師評估,擁有較佳的身體條件才能接受這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