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契作聯盟 振興國產雜糧

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 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為獎勵雜糧生產、提高農地利用、充裕並穩定雜糧貯運及供應、發展飼料及有關工業、促進農作物及畜牧增產,號召農民進行雜糧復興運動,全國雜糧大豆契作主體聯盟應運而生,協助農友成長。 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源泉指出,農糧署的大糧倉政策就是要增加雜糧大豆的種植面積,俾減少對進口的依賴,該會今年力推國產雜糧復興運動計畫,和第一線的生產合作及糧行合作,讓計畫運轉更接地氣。 禾泰糧行負責人陳建瑋指出,政府為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設定了於2020年國內雜糧生產面積達10萬公頃的目標;但目前全台種植面積還不到1萬公頃,約只有5000公頃左右,距離預期目標還很遠,有待加緊腳步。 林源泉表示,復興計畫主要為協助國內中小型雜糧契作主體,自雜糧源頭品種種源控管、國產雜糧分級標準化,向下延伸到食品加工業者對國產雜糧使用的接受度、通路商與消費者對國產雜糧的認知度,建構國產雜糧產銷供應鏈的標準作業模式為框架,整合中小型雜糧契作主體的生產能量,配合國產雜糧的食農教育的推動,以品牌化手段有效提升國產雜糧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賴。 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翁育群說,透過全國雜糧大豆契作主體聯盟整合數十小農及團體,目前契作面積已達1000公頃,未來將逐漸擴增規模,將有意振興國產雜糧的對象納入聯盟。 陳建瑋指出,進口大豆每公斤25至30元,國產契作保價38至42元收購,達消費端約8、90元,雖比進口貴,但分級落實,品規清楚,消費者可吃到更新鮮且風味更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