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退休危機/戰後嬰兒潮378萬人將退 大浪來襲迎接勞保年金緊縮時代?

台灣戰後曾迎來粗出生率約40%的嬰兒潮,在1958到1966年的8年間誕生逾378萬人口。現年65至57歲的他們,在未來10年內將符合勞保年金法定請領年齡,形成一波大退休潮。

根據勞保局統計,每月新增「首發老年年金」人數,即剛申請退休、第一個月領老年年金的人數,去年平均每月尚不足1萬人,今年1月起增至1萬2千人,至4月已突破1萬5千人,成長50%。

勞工陣線聯盟祕書長孫友聯指出,「去年已出現大退休潮的跡象,今年明顯成長,且高峰還沒到。」

我的3大退休動機

退休念頭大致有3類:錢夠用、想過新人生、或身心不堪負荷工作。

61歲的郭芷瑄是這波大退休潮的一員。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潰瘍性結腸炎及椎間盤突出宿疾之苦,加上單身未婚等多重情境,郭芷瑄早在7年前就開始盤算退休之路。

只是退休金尚未籌足,2021年潰瘍性結腸炎及坐骨神經病情加重,郭芷瑄勉力工作之餘還須四處求醫。去(2022)年一滿60歲,符合勞保退休年金申請資格,她毅然決定退休,開始月領年金2萬元。

工作38年的郭芷瑄,退休生活必須頻繁至醫院治療與復健。
工作38年的郭芷瑄,退休生活必須頻繁至醫院治療與復健。

「退休的3種動機我就含括2個,當然要退!」郭芷瑄眼神炯炯,說得堅毅。走過38年記者生涯,郭芷瑄回首新聞工作說:「雖然很喜歡記者這個工作,但後幾年的感覺是『不想再為別人的故事』而忙,既然身體狀況已無法負擔工作,有錢沒錢,也該試著展開屬於自己的不同人生了。」

儘管偶有媒體邀稿維持一些收入,但退休一年來,她僅去過3次新聞現場。郭芷瑄思忖過,「若重做馮婦,日子何來改變?」退休是轉換人生價值的宣誓──想看看不工作之後,日子能否變得不同?

不重操舊業不難,但是國人平均壽命高達80.86歲,「退休後是否需維持收入?」是未退族最深層的隱形憂慮。郭芷瑄坦言,先前因為退休金準備不足,也曾裹足不前;這一年有時思及尚未充盈的退休金,心底也會惴惴不安。

因為長期以部分薪資照顧原生家庭,郭芷瑄退休那年身上僅有數十萬元現金存款,還有房貸70萬元未償清,但她索性拿房屋抵押增貸換得更多現金,展開每天盯盤投資股票的生活。

年金搭投資 月收入3萬足以支應開銷?

清晨5時起床,6時至公園跟著退休前輩們做氣功,結束後再散步曬太陽半小時,郭芷瑄的退休日常,包括上午看盤投資、中午進行改善頸腰部椎間盤突出復健、定期回診治療腸出血、以及假日則偶爾和山友出遊登山。

1年下來,郭芷瑄以年金每月2萬元加上投資收入,能支應房貸還款、健保、醫療費與生活費等每月3萬元的基本花用。

「我的退休金規劃並不特別,但求日子能過下去;退休後也才發現,身邊不乏來不及備好5百萬元或1千萬元的退休族。畢竟人生不見得盡如己意。」郭芷瑄說,前同事仍是無殼蝸牛,每月要付3萬元房租,但因為工作疲勞,且孩子已成年就業,計劃2年後也要辦理退休。

郭芷瑄深知勞保即將破產、各界正呼籲推動年金改革,未來若佔她退休收入近三分之二的勞保年金遭縮減幾千元,她也會擔心養老計劃將受到衝擊,「但我們也無法多想了。」

  • 大退休危機/勞保2028破產? 年金改革後退休金怎規劃?

逾6成退休族年金未達2萬元 卻居經濟來源之首

根據勞保局2022年度統計,核撥勞保年金給付的人數近160萬人,每人每月給付額平均僅1萬8294元,其中約有98萬人、超過6成(61%)的退休族月領2萬元以內,不到1萬元的則有17萬人。

對照衛福部2023年公告全台貧窮線──即低收入戶的最低生活費1萬4230元,勞保年金已漸接近「夠用」的象徵意義。

  • 大退休危機/「我要早退!」YZ世代斜槓尋被動收入拚早退

至今年4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逾410萬人,佔總人口17.8%。行政院主計處最近一次進行65歲長者經濟狀況的國情統計已是2017年,當時調查內容顯示,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月可使用的生活費為1萬2743元,有31.1%經濟來源是自己的退休金或社會保險給付,24.3%是兒孫奉養,15.1%則仰仗政府救助或津貼。

7成已退族每月實際支出2萬元以上

不過時隔6年,加上近2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皆超過2%警戒線,通膨壓力劇增。政治大學商學院今年6月完成長達5年的退休生活調查,其中「已退族實際每月支出調查」項目顯示,花費在2萬元以下的,只佔27.71%,有44.88%每月支出落於2萬至4萬元之間,其餘27.3%實際退休支出達4萬元以上。也就是有高達72%的實際支出,超出勞保年金每年每月平均給付額11萬8294元。

政大金融學系教授楊曉文指出,矛盾的是,調查中也發現,未退休族群不論在25歲至39歲、40至54歲、或55歲以上等3個世代,都有高達6成仍將勞保等社會保險視為主要依賴的退休經濟來源;56%已退族的退休金則實際依賴勞保等社會保險,近25%才是以職業退休金為主。

弘道老人基金會去年發表的《熟齡族經濟安全未來趨勢報告書》也顯示,一名退休勞工若扣除勞保局統計的每月平均勞退1萬9573元與勞保年金給付後,每月資金缺口尚有5833元。負儲蓄雖是退休後常見的現象,但基金會專員廖燕秋認為,納入通貨膨脹與年金改革等因素,確實可能令已退族掉落貧窮線。

大退休令勞保破產加速 年金即將越領越少?

從勞保財政來看,自2017年起勞保連年虧損,去年短絀已達386.11億元。孫友聯認為,大退休潮令勞保錢坑擴大速度加倍,原本預估領老年年金的總人數今年將接近2百萬人,勞保也會於2027年破產,所幸目前請領人數低於預期。

至今年4月,勞保年金給付總人數逾164萬人,退休基金協會前副理事長黃泓智認為,精算大退休等長期的人口結構變化後,即使政府每年撥補500億元,勞保基金也會於2028年破產,撥補1000億元則再延後2年;繳多、領少、延後退、增加投資收益等多元改革管道,必須盡快上路。

孫友聯也指出,每月少領幾千元將是年金改革的首要重點方向,勞保急需「用時間換取財政空間。」

勞動部則表示,為避免勞保持續虧損,正蒐集各方年金改革意見;自2020年起,政府共挹注勞保1470億元,明年也已規劃提高撥補金額至1000億元。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退休後餘命20年推估 學者:1092萬才夠養老
美國2500萬人老後貧窮 900萬人退而難休
勞退新制開辦15年 7月將有首批退休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