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無城視域下的立體中國史/張勇

——讀許宏《城的中國史

張勇

許宏《城的中國史》,顛覆了一般人對中國城市的認知觀念,“大都無城”一下子進入到我的閱讀視界中,這是理解“城的中國史”的一把鑰匙,更是從城市角度去解讀中華文明史的一本密碼書。

讓人感到意外與震撼的是,中國古代都城史竟然有9000餘年,這是學者許宏根據他自己的考古和實跡綜合判斷得出來的。這不得不引起閱讀者的好奇和追問,這種好奇與追問,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才得以釋懷——本書既有著嚴密的知識譜系,又有著學術的嚴謹和科學的論證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全書僅僅9萬餘字,而且是圖文結合,是面向普通大眾的一本通識讀物,這不能不令人感佩不已。

1983年,許宏開始參加山西侯馬晉都遺址本科實習;1987—1992年,他帶隊參與山東鄒平丁公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掘工作;1992年,他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深造,師從著名的城市考古專家徐蘋芳教授,專攻中國古代城市考古;1996年,他博士畢業後,參加偃師商城的考古發掘工作;1999年,他又主持二裏頭都邑的田野考古工作。

這些田野考古和調查鍛煉了許宏,練就了他火眼金睛的洞察力,同時也進一步廓清了中國古代城市演進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歷史的底層邏輯,也大大深化了他對“城的中國史”理論認知,因此《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先秦城邑考古》等系列“解讀早期中國”叢書的著作一一問世,逐步構建起“城的中國史”之知識譜系。2021年《踏墟尋城》這本城市考古自選集問世,所有這些都是他潛心研究的學術成果,凝聚了他對中國古代城市研究的新高度。

這樣算起來,許宏深挖中國古代城市史已逾四十餘年,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學者許宏,讓我們普通人對文化中國、“城的中國史”有個更可靠的認知載體,擴展了文化中國的邊界和疆域,開闊了我們審視文化中國的考古維度和歷史縱深度。

《城的中國史》既有賡續和傳承,又有創新與拓展,讓閱讀者從中窺見到了一個考古學者的文化情懷。在許宏看來,“大都無城”時代結束於漢代,曹魏到明清進入“後大都無城”時代,而現在的北京城又迎來新的“大都無城”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部立體的中國史。從這個意義上觀察,《城的中國史》又不是一本單純的考古書。如果僅從書名上看,閱讀者應該可以窺見其“野心”,學者許宏是要在這有限的9萬字“大書”中,從“城” 的角度捋出中國古代史宏觀演化格局和發生發展脈絡,從城邑和城市考古,昇華到對中國“大歷史”的把握與建構。

圍繞著“中國城市考古”這一口深井,無不凝聚了學者許宏田野考古一線之摸爬滾打的經驗積累,又有其宏闊性的理論概括,二者兼而有之,是一部既立足史料考古發現,又有學者洞見之學術著述,是學者許宏心血的凝結。

期待這本書能給普通讀者以驚喜,帶給我們重新審視中國大歷史的新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