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時機有玄機?郭正亮判斷:顯示兩岸再無特殊關係

前立委郭正亮、資深政治評論員賴岳謙今天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TV《風向龍鳳配》解析中國大陸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將對台灣貿易未來產生何衝擊。
前立委郭正亮、資深政治評論員賴岳謙今天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TV《風向龍鳳配》解析中國大陸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將對台灣貿易未來產生何衝擊。

中國大陸日前宣布將就台灣2455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紡織品等,這是否成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止前兆,備受外界關注。前立委郭正亮今天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TV《風向龍鳳配》判斷,大陸不會去碰23項協議,包含ECFA在內。

他解釋,ECFA是在過去兩岸和緩期間的特殊關係中簽的協議,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大陸已經看清現實,ECFA不可能在擴張,甚至七年對大陸不公平的禁止、歧視行為不做修正,正式吃定中國大陸不會碰觸此議題。陸方此次以WTO照章辦事,「若因此掏空ECFA的內容,將是台灣的問題」。

資深政治評論員賴岳謙表示,民進黨既然把兩岸關係搞壞,邱太三所言完全沒有道理;其次,賴清德自始至終認為ECFA對台灣不好,「那就主動終結」,更何況賴清德不僅是執政黨,又是總統候選人。既然不做,就代表知道ECFA對台灣有利,更知道若終結ECFA,國內企業不可能會票投民進黨。

賴岳謙說,大陸提高到WTO在於在聯合國法律基礎下,要在國際秩序下尋求公平,更可以反打美國一個巴掌;主要是讓民進黨無法說話。當民進黨對大陸不公平的禁止,就是歧視性行為。當WTO執行下來,民進黨不執行,大陸就可以對台灣產品施予同等報復措施。而按照WTO規定是以「總金額」計算,可選擇產品執行報復措施,而大陸站得住腳。

過去面對此類情形,民進黨大多強調陸方打壓台灣;但這次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民進黨態度相對較軟,甚至希望ECFA繼續存在。郭正亮表示,民進黨長期把自己描述為遵守WTO規則,但實際上沒有按照WTO執行兩岸貿易,更歧視中國產品,卻因中國大陸以前未就此提出調查或訴諸WTO,一般民眾不了解,直到現在見真章。

他舉例,農產品只有兩種原因可能辯護不進口,第一是保護某種產品,針對某農產品一視同仁、第二是檢疫問題。但以蘋果為例,台灣讓美國、日本、紐西蘭、法國進口,唯獨不讓中國蘋果進口,「這就是歧視」;也因此民進黨知道自己站不住腳。

另一方面,大陸近幾年多次暫停台灣農漁產品輸入,過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數次說要狀告WTO,但立委王鴻薇20日質詢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是否有任何對中國大陸提出的控訴?楊珍妮表示,沒有對中國大陸提出的控訴,也沒有接到農委會要求向WTO提出控訴。

「陳吉仲完全說謊」,郭正亮說,陳吉仲表面上說要到WTO控訴,實際上卻完全沒有;甚至引起大陸反將一軍,這代表陳吉仲根本不敢去WTO控訴。他說,這次中國大陸等於是捅破民進黨的吹牛。由於10月12日有第一波結果,他預計七、八月,就有廠商開始著急,要求政府和陸方商量,包含農產品、紡織品等。

郭正亮認為,這不是ECFA的問題,因為範圍超過ECFA。ECFA早收清單只有539項,這次有2544項,幾乎是包含大部分ECFA領域,包含石化、紡織、運輸、機械等。

他認為,中國大陸此時做這動作有特別意義。藍營執政時代,陸方以兩岸關係為優先,若可以對兩岸比較好,就不以國際規範處理,因此讓利的項目未來可在後來的服貿、貨貿中被包含;但民進黨時代,大陸已經看清現實,ECFA不可能在擴張,因此轉為採取公事公辦,「兩岸沒有特殊關係了」。

至於台灣是否招架得住?郭正亮說,「民進黨就是偷懶」,明知道WTO規定,就應該按照最惠國待遇對中國大陸部分產品做修正,但七年來都沒有處理,吃定中國大陸不會碰。大陸不會去碰23項協議,包含ECFA在內,因為ECFA是在兩岸和緩期間的特殊關係中簽的協議,陸方以WTO照章辦事,若因此掏空ECFA的內容,將是台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