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年輕人也要開始過苦日子了嗎?
大陸的微信朋友圈裡,最近在瘋傳一篇文章《這屆年輕人,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吧》,作者發現身邊許多人開始節衣縮食過日字,平價商店和便宜商品更受歡迎,而「捂緊錢袋子、不衝動消費」已經成了大部分大陸人的共同選擇,所謂「消費降級」的時代,已經轟然到來。
然而,文章發布不久,現已被全面刪除。從廣為流傳到被禁,背後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
向來被視為財大氣粗的大陸消費者,發生了什麼變化?難道,現在大陸的年輕人真的開始過起苦日子了嗎?
在《這屆年輕人,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吧》一文首先指出,「消費升級」的概念提了好幾年之後,最近,事情開始起了變化。尤其,當代年輕人消費降級的風向標,是北京的三裡屯SOHO,以往那裡全是美容美髮店,且不乏一些高端品牌,最近卻被更低端平價的店鋪和品牌所取代。
二手物品交易的App,則迎來了一波成長的小高潮。
比如一款叫「多抓魚」的App悄然走紅。其實它也沒有多麼新穎性感的概念,就是賣二手書的,一折收三折賣,業績表現很不錯。一邊研究這個產品,一邊把自己家閒置的圖書拿到上面去賣,並且感慨:現在真的是「共克時艱」類產品一枝獨秀的階段了。
麥當勞促銷,約10元人民幣左右的優惠,似乎就吸引了四海八荒的白領們都來排隊購買;小小一包,最低零售價僅1.2元人民幣的平民食品、涪陵榨菜,一年時間股價飆升了近230%。
作者的同事因為在二手物品交易平臺「閑魚」上買了一張健身房卡、每週只要4塊錢而歡快不已;想吃進口酪梨也精打細算,改到整箱批發比較便宜的新發地菜市場購買。
作者不禁自問,難道自己的這位同事,最近家裡發生比較大的開銷,需要節衣縮食了嗎?「並沒有。」又或者我們公司降薪減福利了嗎?「也沒有。」她只不過是當代年輕人中相對敏銳聰明的那一波,意識到應該開始做「過苦日子」的準備了。
消費行為的改變,更多的是預視到未來可能到來的不景氣。
特別是80、90後的群體心理,也在發生一個微妙的變化——前年和去年,這群人最愛看的還是關於「中產階級」分析的文章;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隱形貧困人口」的概念開始走紅,不過這個概念大多用於略帶誇張的自我調侃。
到了今年,大家已經毫不諱言自己就是「吃土少女」本人了。吃土是大陸用語,意思是指窮的沒錢只能吃土,不妨「榨菜就著二鍋頭,騎上摩拜遛一遛」。「消費降級」的浪潮,來得比想像中的快,也比想像中的猛,甚至涉及的範圍都比想像中的廣。
從經濟數據上看,大陸某些領域的表現的確比較弱。股市跳水,自5月下旬截至8月20日,上證綜合指數累計下跌近兩成至2653點,創下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另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縮水了近10%,也刷新了2017年6月以來的新低。
近三個月,中國還出現了「P2P難民」「房租上漲難民」等新名詞。
自今年6月初以來,約有150家P2P在線借貸平台遇到「雷爆」,因不合政府法規而紛紛出事,負責人不是跑路就是自首。分散各地、血本無歸的投資人紛紛搭上高鐵前往P2P公司最多的杭州報案。
據大陸媒體《證券時報》報導,由於報案人太多,杭州政府將兩個體育場館設置為臨時接待點,並派出信訪部門與報案人對接。
現金資產大幅縮水,手裡的錢似乎愈來愈少,而各項生活成本卻在上升。
特別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最近的租房價格大幅攀升,以北京為例,今年房租平均上漲了15~20%,很多人租不起房,成了「房租上漲難民」。物價也在悄然上漲中,理髮的費用漲了近20%;飯店菜價的漲幅在12%~40%不等;學童的才藝班費用漲幅更是嚇人,在級數沒變的前提下鋼琴漲了50%、古箏漲了67%。
另外也有人反應,工作的不確定性在提高。
網友「有吸管咩」發現,其實整體環境都不大好。有的公司在降薪,有的公司強制高薪員工轉換工作跑道,加薪水準也比往年低。
網友「碧水白露」則描述了所在公司的今年經歷。公司出口在今年上半年訂單情況最差,虧損原因是:貿易戰導致訂單大幅下滑30%左右,原物料則大幅漲價,原來單價0.0165元的貼片電容,漲到0.17元。
在目前的經濟情勢下,於是,很多人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地方基本選擇「消費降級」,比如出門不著急就不打車,寧願多等一段時間公車等等。
但是,也有人呼籲,「消費降級」並不是洪水猛獸,不必太過焦慮,反而可以促使年輕人進行理性消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自然就知道錢應該去哪裡。大錢還是該花就花,小錢不礙事就能省則省。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