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俗復興 展現中華文化活力

(圖/澎湃新聞)
(圖/澎湃新聞)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大陸各地文化民俗大放異彩,民眾熱衷於前往古鎮、老街、寺廟、文化遺址等歷史文化場所遊玩。網路旅遊平台飛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大陸廟會、燈會的旅行熱度比去年增長超過2倍,許多年俗熱鬧景點應運而生。傳統民俗文化不僅在傳承中創新,迎合了年輕世代的審美品味,也展現出中華文化的活力。

古都西安,因今年大陸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節目《山河詩長安》再度成為關注焦點,節目中融合了陝派說唱、創意水袖、鼓樂交響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西安當地還藉機推出了舞龍、社火、秦腔、燈會等傳統體驗項目,再現盛唐古韻。機構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首日西安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94%。

過去流行於福建一帶的「遊神」活動被稱為「行走的民俗博物館」,蘊含竹編技藝、脫胎漆器、十番音樂等非遺元素。今年春節期間,福建「遊神」更吸引了大批各地來尋找「年味」的遊客。氣宇軒昂的「張世子」、「張二世子」、「趙世子」等因為高顏值,在網路上走紅,媽祖、臨水夫人、關公文化也因「遊神」活動,被更多大陸民眾所瞭解。

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春節期間,多個古窯廠前排起長龍,四處趕來的遊人等待為古窯添一把新火,觀賞並親手體驗制瓷。景德鎮春節假期累計接待遊客近400萬人次,旅遊收入近30億元人民幣。

北京廟會今年全面開放,皮影戲、面塑泥人、賞年畫、剪紙等北方年俗活動讓遊客飽眼福。上海豫園燈會是今年春節人氣最旺的地方之一,遊客蜂涌而來欣賞「一夜魚龍舞」燈景。

在網路上,結合民俗與傳統文化的現代歌舞亦受青睞。大陸民族舞藝術家楊麗萍推出大型原創舞蹈《鳳鳴朝陽》和《龍舞》。《鳳鳴朝陽》在河南衛視春晚一炮而紅,《龍舞》視頻上傳到網路之後,點擊量迅速突破千萬。

民俗之火,顯示大陸對中華文化的重視。這波民俗熱是傳統文化回歸中華大地,更在創新中傳承,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遊神」從老一輩傳遞到年輕人手中,「80後」出錢、「90後」管理、「00後」出力,更多新版神將形象被設計製作出來,有些結合了動漫元素,更受年輕人喜愛。景德鎮近年來吸引了數萬名年輕「景漂」扎根,潛心手工陶瓷藝術,背後既有地方政府重視傳統文化保護並提供「孵化器」和土壤的因素,也是當代大陸青年審美和生活方式求變的體現,共同成就了瓷都與陶瓷文化的新生。

民俗熱背後有情感共鳴,有消費新趨勢,也有文化新張力,「俗」在創新傳承中變身新時尚,甚至成為「國潮」,大陸這一新動向值得台灣關注和深思。 一方面,兩岸傳統民俗文化有共通之處,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台灣「電音三太子」嗨翻了成都寬窄巷子,在福建和北京等地舉辦的兩岸民俗文化活動,也很吸睛,大陸民眾對台灣民俗都有欣賞的默契。大陸「網紅」意公子、何楚涵有許多台灣粉絲,喜歡看她們闡述詩詞歌賦的視頻,《甄嬛傳》春節期間在台再創收視熱度,也可見兩岸文化共同性。

另一方面,民進黨這些年執意「去中國化」,消除課綱中的中華文化元素,實際上,中華文化是台灣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台灣不僅不能自廢武功,還要思考如何再創新生,大陸的傳統民俗文化熱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兩岸在傳統民俗、文化層面更多地交流、互通與合作,可以增進理解、親近感和善意,在台海風高浪急的此刻,更是和平安定的一股力量。(作者為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