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潛艇音速航行 仍具諸多障礙

旺報【記者陳筑君╱綜合報導】 大陸研製超音速潛艇再跨一大步!哈爾濱工業大學專家透露,他們已找到創新方法,進一步發展「超空泡」技術,目前包括俄羅斯、美國、德國甚至伊朗,都已對超空泡航行器進行過測試。 《南華早報》報導,哈工大流體機械及工程研究所教授李鳳臣說,「超空泡」技術存在兩個主要問題。第一,潛艇必須以時速接近100公里的高速出發,以便生成氣泡並使氣泡維持下去;第二,利用常規機械裝置來駕駛潛艇將極為困難,因為這些裝置將位於氣泡內,與水沒有任何直接接觸。 不過,哈工大複雜流動與傳熱實驗室一組科學家,已找到解決的創新辦法。據悉,這些科學家的「超空泡」潛艇,能不斷在其表面製造一層特殊的液體薄膜,雖然這層薄膜將被水磨損,但同時它可極大地減少潛艇在低速行進時受到的水阻力,待時速上升到75公里以上時,潛艇將進入「超空泡」狀態,上述人造的液體薄膜將有助於駕駛。惟要真正實現仍有諸多技術需解決。 大陸在「超空泡」技術獲得新突破的消息披露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甚引起李鳳臣對採訪劃清界線。但大陸並非唯一研究該技術的國家。冷戰期間蘇聯研發的VA-111 Shkval魚雷,是首個採用此技術的水下航行器,時速可達370多公里。 2005年德媒報導稱,該國研究人員已研製出超空泡水下飛彈系統「梭魚」,據稱時速最高能達800公里。2011年,美國研製出全球首個超空泡艦艇樣品。2006年,伊朗亦宣稱成功測試其首個超空泡魚雷。 小 靈 通超空泡 超空泡是一種物理現象,隨著水下物體運動速度的加快,其上所承受的水壓反而會減小,一旦水壓減小到一定程度時,與水下物體接觸的水就會汽化,形成空泡。通過一定技術使「氣泡」把整個航行物包裹起來,形成「氣體外衣」,使物體始終航行在自己製造的超空泡內部,最大限度地避免水的黏性阻力,實現高速航行。(陳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