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漲液晶面板關稅

工商時報【記者佘研寧╱綜合報導】 大陸彩電業者透露,大陸相關部門上調液晶面板進口關稅之事底定,將於今年4月1日開始實施,屆時32吋及以上面板關稅將從3%提高至5%。若該關稅進一步提高,原本大量出口大陸的台灣液晶面板業恐將進一步遭受衝擊。 目前大陸彩電整機廠商採購面板以台灣及韓國為最大宗。據群智諮詢報告顯示,去年11月,中國6大電視品牌面板採購比例最大為奇美的30%;其次是友達約21.9%、LG和三星市占率則分別為21.7%和20.2%。 然而自去年起,中國數個本土面板項目開始投產,恐在今年扭轉台韓廠獨大的局面。去年3月30日,CEC旗下中電熊貓的南京6代面板線公佈投產;6月底,京東方8.5代線正式投產;8月8日,TCL集團持股55%的華星光電8.5代線正式投產。 8.5代線的投產,意指本土廠商從1.7吋手機螢幕到55吋電視液晶螢幕等全系列產品皆可生產。為保護本土面板產業,調漲面板稅率之說開始興起。京東方已連續數年經營性虧損,提高進口關稅可望刺激中國整機廠商採購國產面板,以減緩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短期經營壓力。 目前中國進口面板關稅以32吋為分界,32吋以下關稅5%,32吋以上3%。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認為,原來3%的進口關稅過低,此前課低關稅是為了降低整機企業的成本,但是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量產,須保護剛剛誕生的中國高世代線。 先前盛傳面板稅率可能從目前的3%~5%上調至8%~12%之間,但業內人士透露,大幅調高稅率恐損害彩電整機廠商利益,因此政策將偏向中庸,先小幅上調再依效果作後續打算。不過,稅率上調是一方面,最重要還是看供需關係,目前面板市場整體供大於求,全球液晶面板價格走低。 自2010年底始,全球液晶面板市場陷入低迷,價格一路下滑,奇美至去年第3季已累計虧損519億元新台幣。日前報導,台灣將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架構下重啟談判,在7代線經濟切割尺寸50吋、55吋兩個液晶電視尺寸,希望爭取台灣大尺寸面板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