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富都拚翻身 18萬難民夾縫生存

根據聯合國統計,馬來西亞有難民人數超過18萬人,以緬甸難民居多,受限於法規和教育水準,大多在批發市場從事勞力工作,然而他們的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如何接受教育,改變命運,慈濟雪隆分會團隊,製作系列報導,帶大家走入難民的生活,看看他們如何在幸福國度的夾縫中努力求存,追尋更好的未來。

士拉央蔬果漁產批發市場,是雪隆地區主要的食材經銷重地。這裡的勞力工作需求非常高,因此,許多難民聚居在此為生活和家計謀一條出路。由於大部分難民教育水平低落,只能以勞力來換取溫飽。Numal Hakim緬甸難民|努馬哈津:「我沒有受教育 生活很困難,是否受過教育的落差很大,我四處找工作都不行。」

Hussein Ahmad緬甸難民|侯賽因阿莫:「在餐館工作打掃,在前台服務客人,日薪馬幣20令吉。」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在馬來西亞註冊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人數高達18萬2010人。其中15萬7730多人來自緬甸。基於人道主義精神,馬來西亞政府允許難民在還未被安置前,暫時居留在馬來西亞。Yante Ismail聯合國難民署駐吉隆坡發言人|燕緹:「在馬來西亞的生活成本很昂貴,難民家庭需要維生,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食物,無論如何難民必定去找工作,他們投身在非正規的工作,他們沒有工作准證 聘雇合約,通常執行那些3D的工作,即是骯髒 危險和困難的工作。」

消除貧窮就得從教育做起。馬來西亞目前設有133間難民社區學習中心。自2005年起,慈濟與聯合國難民署聯手辦學。慈濟難民專案室主任|符之良:「我們的設定就是,希望他們讀完小學之後,基本的數學 語言,都可以能夠有一個水準,而且我們這辦學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夠再延續他們的教育。」

慈濟兩所學習中心,是唯一向馬來西亞教育部註冊,獲得核准的私立難民教育單位。孩子能夠安心在此求學,父母則不必擔心孩子受到執法單位的對付,甚至他們的未來出路也有保障。慈濟難民專案室主任|符之良:「在他們畢業的時候,我們就會分兩批人,一批就是他教育水準有達標,可以繼續升學到中學,這樣我們就是把他送往這些中學,但是也有一部分他們沒辦法讀書,我們就把他轉到技術學院去。」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早安慈濟情│約旦難民童膀胱結石 緊急手術化險為夷
2024 0617慈濟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