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小心腦中風 逾5成患者半年仍失能 6成照護者工作收入受影響
天氣逐漸轉冷,即將到腦中風的高峰季。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7日)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僅有37%患者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同時,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受影響。中風不僅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照護帶來的龐大經濟與精神壓力,更導致了「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情形。
這份「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是透過網路問卷,調查124名中風患者、與221名中風照護者,結果發現中風後常出現的肢體痙攣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僅有37%患者可以獨立進食、25%能獨立洗澡及更衣、僅17%可以獨立搭大眾運輸或開車、也僅有28%可以獨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離,多數患者中風後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周中興表示,在調查中發現,不僅僅是中風患者本身工作生活受影響,照護者也有超過6成需要調整工作方式,如遠距工作或輪班,甚至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減少;另有近5成照護者坦言產生心理疾病或壓力,且因為照護家人影響人生規劃。
除了照護的時間成本以外,中風照護的醫療花費也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成中風家庭平均每個月花費新台幣1至3萬元在聘僱看護、購買輔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個月花費超過4萬元。
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的失能比例達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仍高達51.72%。「約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半年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台大醫院神經部蔡欣熹醫師表示,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進而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往往要更費力。
雖然中風後盡早且持續復健對功能復原有很大的幫助,但此次調查發現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半年以上。蔡欣熹醫師表示,持續的規律復健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若停止復健,患部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關節攣縮,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導致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等都變得困難。
她指出,完整的復健計畫應採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非藥物治療是指利用支架、輔具、電敷等常規性的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是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手術治療如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對全身痙攣治療效果較好,中風後的單側痙攣較不適用此種治療方式。
另外,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醫師會先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客製化訂定需治療的肌肉與劑量,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及避免攣縮。肉毒桿菌素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符合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痙攣患者即可申請給付。
蔡欣熹呼籲,中風後6個月至1年內是治療的關鍵期,此時的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降低失能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並重拾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