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黑洞 質量為33個太陽

根據今天(16日)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迄今最大的恆星黑洞(stellar black hole),其質量為太陽質量的33倍。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天文學家帕努佐(Pasquale Panuzzo)告訴法新社,這個名為蓋亞BH3(Gaia BH3)的黑洞,是「偶然」從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蓋亞太空任務(Gaia)蒐集的資料中發現的。

致力於繪製銀河系地圖的蓋亞任務,在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天鷹座(Aquila constellation)找到了BH3。

由於蓋亞望遠鏡能精準掌握恆星在天上的位置,天文學家們得以歸納它們的軌道,並測量該恆星的隱形伴星的質量,結果顯示是太陽質量的33倍。

地面望遠鏡進一步觀測證實,蓋亞BH3是一個黑洞,質量遠大於其他存在銀河系中的恆星黑洞。

帕努佐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沒人預料到會發現一個高質量黑洞,就潛伏在附近而且迄今尚未被發現。這是那種你研究生涯中僅會有一次的發現。」

這個恆星黑洞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科學家注意到圍繞它運行的伴星出現了「搖擺」運動。

帕努佐說:「我們可以看到一顆比太陽略小(約為太陽質量的75%)、更明亮的恆星圍繞著一顆看不見的伴星旋轉。」

恆星黑洞是大質量恆星壽終正寢時,發生坍塌所形成的,其質量小於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而後者的生成至今仍屬未知。

帕努佐說,透過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已經能在遙遠的星系中探測到這種巨型黑洞。但是「從未在我們的星系中發現過」。

BH3是一個「休眠」黑洞,由於距離伴星太遠,無法扯下其物質,因此不會發出X射線,也使它很難被發現。

蓋亞望遠鏡過去發現了銀河系的第一和第二個非活躍黑洞(inactive black hole):蓋亞BH1和蓋亞BH2。

過去10年來,蓋亞望遠鏡一直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地方運行,於2022年繪製出超過18億顆恆星的位置和運動的3D地圖。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灣格陵蘭望遠鏡助攻 證實M87黑洞持續存在
首度同時拍攝黑洞與噴流 中研院跨國合作登上頂尖期刊
NASA發布黑洞聲波 稱太空中不存在聲音是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