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異相!天空出現「飛碟雲」 氣象署曝成因:陽明山東側出沒

(圖/翻攝自Facebook/鄭明典)
(圖/翻攝自Facebook/鄭明典)

[周刊王CTWANT] 最近有不少民眾捕捉到「飛碟雲」的奇景!對此,氣象粉專今(13日)發文解釋,「飛碟雲」的正確名稱其實叫做「莢狀雲」,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型而生的「莢狀雲」就出現囉!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昨(12日)在臉書分享,有民眾拍到層化明顯的「莢狀雲」!對此,氣象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今(13日)發文說明,這幾天不少地方都出現飛碟狀的雲,有些巨大地像是宇宙戰艦,但粉專提醒,這既非外星人來襲,也不是天有異相,地球要毀滅了,這其實叫做「莢狀雲」,當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這種外型特別的雲。

(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中央氣象署)
(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中央氣象署)

粉專續稱,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有時會一層層地疊在一起,由於外型像豆莢,故名為莢狀雲,「不過有時也像飛碟,所以有人叫他飛碟雲,有時甚至也像好吃的舒芙蕾。」

至於莢狀雲是如何形成的呢?《報天氣-中央氣象署》 解釋,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形而生的「莢狀雲」就出現。

粉專在文末也透露,這幾天隨著強盛西南風影響,仍然有機會看到莢狀雲的出現,「由於它的形成與地形相關,所以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以台北盆地區為例,容易在陽明山的東側看到,這幾天有機會時,不妨抬頭找一找這美麗而特殊的雲哦!」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審警消調高退休金 兩署長遭吳宗憲「震撼教育」
女星爆耍大牌!機場搭電梯「要乘客全部出來」 全場譏:妳誰?不認識
好市多曼哈頓「唯一分店」 最常遭竊商品曝光!網傻了:相當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