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超方便「能保護行人」,為什麼現在拆一堆?知情人爆真相:容易引發交通意外

為洗刷台灣「行人地獄」的惡名,政府推出交通新制,駕駛未停讓行人最高可罰新台幣6000元,不過有網友好奇,當初蓋天橋,就是為了行人,但近年來各地卻有一堆天橋被拆除,讓他無法理解,「如果天橋又再全部蓋起來會不會比較好一點?」問題一出,掀起討論。

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爆廢1公社」發文表示,過去就是因為馬路上車流量多,導致行人很難過馬路,才會設立天橋,但他發現近幾年各地拆除許多天橋,讓他感到好奇「目的又是什麼?美化市容嗎?」

他認為,依照目前的狀況,「如果天橋又再全部蓋起來會不會比較好一點?」因為天橋既能保護行人,也不會造成交通困擾,或許是因應行人需求的另一種方式。

貼文一出,引起熱議,網友們紛紛提出天橋被拆除的可能原因,「年久失修加上使用者非常少」、「使用率太低+維護成本」、「使用率低、都市景觀差、車輛轉彎視線不良」、「越進步的地方,對弱勢族群越友善,蓋天橋你要嬰兒車、輪椅族、老年人怎麼過?」、「很多都已經到法定年限了,該拆還是要拆,不然砸下來沒人要負責」;也有內行人出面解釋,「當初拆就是為了用路人,老人家爬不動、孕婦、寶寶推車、身障朋友而拆的,我前幾天才去查過」。

不僅是天橋,網友也發現地下道的數量越來越少,「行人懶得爬上爬下,所以天橋、地下道都荒廢了」、「人不願意走,地下道也是一樣的情形被拆除,所以蓋回去沒用」、「以前還有地下道喔!濕又充滿尿味的地方,現在大部分都填掉了,還有一堆強力膠的包裝」、「地下道跟天橋是治安死角」。

事實上,天橋的去留議題以往曾就被多次討論,去年拆除世貿人行天橋時,台北市新工處就曾在官網表示,拆除理由是考量高齡長者、身障人士、採買或推嬰兒車市民通行天橋時使用樓梯的不便性,且天橋樓梯及橋柱也額外占用行人通行空間,除了減少通行寬度外,也容易產生視線死角引發交通意外,經評估後決定拆除。

完整討論:「爆廢1公社」

責任編輯/李艾庭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