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變化就咳嗽咳不停?中醫推「止咳穴」按摩3訣竅:還能治頭痛

每到季節變換之際,正是感冒好發的季節,就算沒有感冒,也常常有許多人會感覺到喉嚨癢癢的,忍不住想咳嗽。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盧鵬年建議民眾,可透過穴位來調養身體,中醫十總穴之中的列缺穴有「止咳穴」之稱,除了可解決咳嗽不止的困擾,對於緩解肩頸痠硬、牙痛、頭痛都有效果。




盧鵬年表示,中醫理論有句話叫做「頭頸尋列缺」,是指頭頸部的問題、感冒引起的咳嗽、氣喘、頭痛、肩頸緊繃疼痛、咽喉腫痛,甚至是牙痛、中風引起的口歪眼斜等,均可以透過列缺穴來得到調理。因此列缺穴被選為十總穴,也就是在中醫師臨床治療選取穴位時,最常使用到的10個穴位之一。

他指出,列缺穴屬於肺經,其字面意思是分解、裂開的缺口。此穴在中醫理論當中肺主氣,與呼吸相關,與天空、大氣相應,而天空上的裂縫,指的就是閃電、雷電,意指的是列缺穴具有像雷電一樣快速有效的能力。



列缺穴在虎口相交凹陷處

盧鵬年表示,肺經上一共有11個穴位,列缺穴屬於第7個,它是手太陰肺經的一個絡穴,分支會從這裡走到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互聯繫的重要位置;位於橈骨莖突的上方,在肱橈肌腱和拇長展肌腱之間,就像是一個狹窄的裂隙。

列缺的列有分開、分解的意思,缺有短少、殘破的意思。這個穴道的取穴方法,就是把雙手虎口相交,食指所摸到的骨頭旁凹陷、類似裂縫的地方便是列缺穴。更精準的取穴方式,就是先找到手腕的橫紋處,透過兩根手指頭的寬度,約1.5寸處便是列缺穴。

另外,因列缺穴也與任脈相通,常按揉列缺穴可調動肺經、大腸經及任脈的氣血,其功效為可對治風寒引起的咳嗽、頭痛等問題,也能治療大腸經的頭痛、口眼歪斜和牙痛;此外,還能有效緩解咽喉、胸膈和肺部相關的疾病。



按摩列缺穴3訣竅

盧鵬年提醒,列缺穴的位置皮薄肉少,離骨頭跟筋比較近,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不容易按摩,他建議以下按摩訣竅:

  • 沿著骨頭邊緣嘗試按壓,找到適當的位置與合適的按摩力道

  • 一次按壓5秒鐘,一天按壓5次

  • 按壓達到有輕微痠脹感即可

盧鵬年補充,也可使用刮痧板,在皮膚上塗上一點嬰兒油、推拿精油來進行按壓;而由於列缺穴周圍沒有豐厚的肌肉,建議可用很輕的力道,慢慢沿著肺經列缺穴刮痧按摩,較不容易感到疼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過敏性鼻炎」讓人半夜鼻塞睡不著?中醫揭「2穴位」一按就通暢
呼吸困難、咳嗽有痰當心肺阻塞!小心「這些症狀」連2天發作恐惡化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天氣一變化就咳嗽咳不停?中醫推「止咳穴」按摩3訣竅:還能治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