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突毀家園錢夠嗎? 4招助財務減壓

對於存款不多的民眾來說,萬一遇到野火、洪災或極度高溫等狀況是否足以因應;房子若被龍捲風吹倒,有沒有錢可以安排棲身之所?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氣候變遷風險升高,一旦發生災難開銷昂貴,例如汽車必須大幅翻修,民眾的急難預備金儲蓄必須準備更多。

理財網站Bankrate調查發現,美國成年人當中每五名受訪者就有三人表示,過去十年裡曾因極端氣候事件而荷包失血。至於哪些項目開銷最高,32%受訪者說是能源花費,其次是停電等因素導致食物腐壞。房屋毀損、收入減少、汽車損壞、醫藥費、接到緊急撤離通知後的相關花費等,也是受訪者列舉的花錢項目。

財政部報告分析,低收入族群面對氣候變遷衝擊,財務影響尤其深刻。華盛頓郵報報導,民眾雖然無法為所有極端氣候問題預先規畫可能開銷,但以下措施有助於降低財務壓力:

1.準備應急存款

非營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全國信貸顧問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redit Counseling)媒體關係及會員部資深副總監麥克萊利(Bruce McClary),民眾可以預估萬一遇到極端氣候或其他天災,可能面臨哪些花費。

即使已經購買了保險,在獲得保險公司理賠之前,還是需要準備一筆應急存款。另外,消費者應該查看存款是否足以應付保險公司規定的自付額(deductibles),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研究如何與受災戶協助團體聯繫。

麥克萊利說,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MA)、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及某些社區團體都能在災難過後為災民提供援助。

2.使用數位銀行

萬一發生嚴重暴風雨,紙版支票的郵寄或前往銀行辦理可能受到影響,民眾不妨提前改用數位方式。

3.搞懂保險理賠

麥克萊利說,除了手邊要有急難預備存款,民眾還要清楚知道遇到不同狀況時,保險公司的理賠規定為何。租屋者則應購買租屋保險。一般房屋保險與租屋保險對於淹水都不理賠,消費者必須另外購買淹水保險。

4.購買人壽保險

某些民眾盡量避談生死大事,但茂宜島(Maui)野火一口氣奪走115條人命。專家指出,民眾要考慮萬一遇到不測,身後留下家人經濟問題如何解決,即使購買金額不高的定期壽險(term life)也有助益。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布碌崙8大道單親媽 疑遭房東騷擾恐嚇…陌生男闖住所 門鎖還被破壞
45名少年囂張搶光貨架、賣贓物 店家遭「零元購」只能認賠
違建釀災…紐約法拉盛2級大火 至少3華商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