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出現烏雲?台積電劉德音示警:手機、PC、電視需求放緩中國尤其明顯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警告,持續上漲的成本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周三(3月30日)表示,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中國為防疫封鎖大城市,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開始出現放緩跡象,但是該公司不會下修今年銷售或資本支出預測,因為全球對用於汽車、物聯網設備和高性能計算的晶片需求依然強勁。

《日經新聞》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智慧手機、個人電腦(PC)和電視等領域正在出現放緩,尤其是在中國這個最大消費市場較為明顯。」

作為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製造商,也是全球電子產品需求的晴雨表。

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開始出現放緩跡象

劉德音還警告說,零組件和材料的成本正在急劇上升,推高了科技和晶片廠商生產成本。「這種壓力最終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劉德音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身分出席會員大會並接受訪問指出。

按營業收入計算,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全球第二大晶片製造國家,僅次於美國。

「業內每個人都擔心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上升,半導體產業已經直接經歷成本上升波段,該產業還擔心今年整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台積電董事長說。

不過,他表示,台積電不太可能下修今年營收增長目標和資本支出。

台積電不太可能下修今年營收增長目標和資本支出

「儘管某些領域放緩,我們仍然看到汽車應用、高性能計算、物聯網相關設備的需求強勁,以公司目前的產能,我們仍然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將重新調整,優先考慮那些需求仍然健康的地區訂單。」劉德音說明。

與其他晶片製造商一樣,台積電一直在努力趕工,希望滿足自2020年底以來全球半導體短缺的情況。

劉德音也說,台積電正在保持上海晶圓廠的產線生產。但是上海許多企業沒這麼幸運,本周一開始已經暫時停工停產到周三了。

據彭博報導,上海封城將對中國和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先前深圳科技中心的封鎖已經產生重大衝擊。

一位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的封城措施可能使每個月至少損失460億美元的GDP,即GDP的3.1%,因為佔中國GDP 20%的上海、廣州、深圳等南部大城市目前實施嚴格封城措施,要求大多數居民留在家中。

封城使中國每個月至少損失460億美元的GDP

此前,全球機構已經下調了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由於烏克蘭戰爭和一些國家整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IMF)將於4月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4%往下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今年設定今年增長目標為5.5%,創30年來最低水準。

其實,經濟放緩已經給科技業帶來壓力。《日經亞洲評論》本周一報導稱,蘋果已將新款低階手機iPhone SE的訂單最多大砍300萬支。

本周早些時候,摩根大通分析師下調今年 PC和伺服器出貨量的預估。

劉德音敦促台灣政府做好準備,盡快做出開放邊境的決定。台積電今年1月份預計第一季營收增長25%或是更高,介於166億美元至172億美元之間,計畫2022年資本支出在40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之間,來擴大和升級產能。

台積電周三股價上揚11元或1.87%收600元,比16日的555元低點反彈8.1%,市值達到15.56兆元台幣。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本土+56》19條不明感染源全台流竄 陳時中宣布基隆全面「類普篩」
鏡電視爭議》立委頒「功在黨國」給NCC陳耀祥 賴士葆:民進黨為了派系平衡才力保鏡電視
選戰綁樁?村里長加薪立院初審通過 議員助理費修法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