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如何數位轉型?柯文哲:連續、局部改變,推進智慧城市

這幾年,推動Smart City宛如全球城市圈的奧運競賽,也是外界檢視一座城市進步與否的關鍵指標。在台灣,身為首善之都的台北市,更堪稱是眾縣市的領頭羊。

早在2006年,台北就獲得ICF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首獎,並在2016年成立單一窗口的「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引進民間企業資源和創意,把城市場域變成living lab,讓市民接觸到更多智慧化服務。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去年公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台北也拿下全球第八、亞洲第二的佳績,並在醫療服務、線上消費、免費Wi-Fi等指標拿下高分。

倚仗著良好的底蘊,現任市長柯文哲上任六年來,繼續從智慧服務,往「智慧治理」的方向推進,舉凡「i-Voting」網路投票平台,整合愛心卡、學生證、敬老卡的「台北卡3.0」,已運行多日的無人自駕巴士,到去年底率先成立的「資料治理委員會」,一再刷新台灣城市的智慧化里程碑。

台北市在2016年就設立專門辦公室,負責智慧城市推動業務。
台北市在2016年就設立專門辦公室,負責智慧城市推動業務。

台北市在2016年就設立專門辦公室,負責智慧城市推動業務。

對近來引發討論的科技防疫、天網追蹤,到中央力推的數位身分證,號稱全台最高智商(IQ)地方首長的柯文哲,與《遠見雜誌》分享許多對智慧城市浪潮的第一手觀察。以下為訪談精華: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台北市在2016年就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請問五年來有哪些成果?

柯文哲答(以下簡稱答):這分成Bottom Up(由下而上)跟Top Down(由上而下)。當時我們想,政府不會比業界更了解市場,不要老是政府去想幹什麼,而是提供平台給企業跟個人,所以設置這個辦公室,凡是要在台北做實驗,都可以來提案。

但執行兩、三年後發現,業界常天馬行空,讓我想起松下幸之助的話:「企業要生產市場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我們能生產的東西。」智慧城市辦公室承接200多個案子,花很多力氣開放台北做實驗,最後能上市的很少。

市府出題目,「懸賞」業者想解方

所以,我們另起一個Top Down。台北市政府還是最大採購商,年度編列1700億預算,一年兩次,每個局處公告他們想買的東西;不過,不是買產品,而是買「服務」。

講個案例,內湖花卉批發市場有天說太熱,要買冷氣,預算6000萬,於是,就用6000萬來買服務。

坦白講,一開始,根本連標案都不會寫,因為不只是買冷氣機,還有綠色植栽、要通風、自動門,否則門一打開,冷氣就洩掉了。

也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是Bottom Up,開放大家提案,後來倒過來,我出題目給你做。現在,每個局處會把想買的服務公布在台北電腦公會,懸賞廠商來做。這樣的成功率比較高。

另外,每年3月的智慧城市展,讓國際和廠商來展示,有兩個目的:一是邀請全世界會買產品的來;另一個是以後會當總統跟總理的來,薩爾瓦多現任總統就跟我見過面。

還有布拉格市長,他來一談,發現你也是醫生、我也是醫生,愈談愈高興,後來我們就簽了姊妹市,把中國氣得要發瘋(大笑)。你看,我們還能利用智慧城市展順便做外交。

問:智慧方案百百種,怎麼做才能讓人民有感?

答:現在有廠商做實驗,我們開始試辦「iTrash智慧垃圾桶」,像自動販賣機,以前是丟錢進去、掉東西出來,現在是丟空瓶子,但不是掉錢,叫你悠遊卡放上面,嗶!按照分類幫你計價。

每天垃圾車來的時候,你不見得在家,或是晚上聽到「少女的祈禱」(垃圾車配樂),就趕快拿垃圾出去丟。如果有個垃圾機,這樣就方便了,現在內湖已經有好幾台。

鎖定三族群:學生、老人、公務員

問:很多智慧應用剛開始上路時,常會挑戰民眾的既有習慣,台北在這方面有什麼策略?

答:新技術推廣前面的13~16%最難。我們想出一個方法,台北市推展智慧城市,先鎖定三種人:學生、老人跟公務員!

當年,我取消重陽敬老金;改發「敬老卡」,一個月480點。這次發「三倍券」,台北就有38%用敬老卡加值。他們(中央政府)說:花1000、給3000。台北只要登記卡號,刷3000、我再補3000給你。結果誰是最大受益者?全家跟全聯,一個半月就刷了11萬人,「長者」是台北的E化先鋒!

這次疫情防治雖然很成功;但也有失敗,「數位轉型」失敗了。我們沒有趁這波做數位轉型,我們敬老卡刷3000補3000,議員罵我:才38%!我說,全台灣才8%!

學生是這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比較好教,台北市的國小、國中跟高中,加起來22萬人,幼稚園加上去有28萬人。去年,我們國小、國中、高中學生,用電子支付繳學費的有55%。

藉疫情推「台北通」「酷課雲」,危機變轉機

台北市的「酷課雲」,以前拍了一萬多部影片,放在網路上沒人要看。這次新冠疫情停課,迫使大家不得不使用,半年內點閱率就超過過去四年。所以,危機就是轉機。這次,台北就把酷課雲跟「悠遊付」推上去。

問:智慧城市是不得不做的世界趨勢,但最近的「天網」跟「數位身分證」,為什麼讓民眾有疑慮?

答:我們早就想到了,不是要推數位身分證嗎?政府被迫出來停止。台北市最近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一個管公司、一個管數位應用、一個是個資保護。比方,公車上下車都要刷,每個公車都很清楚,如果有人申請要使用這筆資料,這樣合不合理?規範是一定要有的,因此,資料委員會裡面就有個「個資保護組」。

台灣政府沒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也沒有個資保護委員會,說要立專法,too late!我們早就做完了。

坦白講,我對當今中央政府的感覺就是,既不夠聰明,也不夠認真。

問:這麼新的數位治理議題,該怎麼跟民眾溝通?

答:危機就是轉機。陳時中(衛福部長)有一天不是突然宣布,說八大行業停止,我問為什麼,他說一個媽媽桑被感染,停一、兩個星期,那些人就受不了,會找民代施壓。而台北市有大數據,查出八大行業一晚就進出一萬多人,是很驚人的量。

於是,大家抗議說要重新開門。但要關容易,要開沒人敢。陳時中最後出來說,重開可以,要戴口罩、梅花座、保持社交距離。我想,那去舞廳要幹什麼?

因此,我們發明一個東西,一開始是用身分證後面的條碼,花了一個星期寫程式,每個酒店舞廳發一個QRCode,手機一掃,那支手機就變掃描器,你要進去就拿身分證掃,一掃資料就上傳,市政府替所有八大行業保存顧客資料,28天後自動銷毀,警察進去臨檢時,身分證拿出來,沒掃到的就罰錢。

結果,徐巧芯市議員說,這有個資問題,身分證背面有父母、配偶跟住址。於是,我們發明「台北通」App,只要把資料輸入,跟QRCode對準就可以了,沒有洩漏個資的疑慮。

為什麼我們跨年敢辦?因為一個個進來的是誰都知道。這就是裝備不一樣造成的差異,不要以為辦跨年很敢,我們是想好了,你要有身分證、不然就要有台北通,兩個都沒有就不准進場。旁邊還設諮詢站,不會用,就教你怎麼下載台北通。

台北市跨年晚會嚴格防疫,採行實名制,須出示身分證或下載台北通登入,才可以快速通關。
台北市跨年晚會嚴格防疫,採行實名制,須出示身分證或下載台北通登入,才可以快速通關。

台北市跨年晚會嚴格防疫,採行實名制,須出示身分證或下載台北通登入,才可以快速通關。

所以,危機就是轉機,利用每次的危機,讓國家往前進。台北經過疫情以後,會比以前更強大!

問:做數位轉型跟內部整合時,各局處是不是常有不同的思惟跟衝撞?

答:很簡單,3%管理法。比方說,推廣電子發票最差的五個單位,都要進市長室報告,下次會改正。

政策有推力跟拉力,我也不是暴君,會看為什麼做不到,像目前辦電子發票的設置成本要5萬,太高了。我請祕書長研究,看怎麼讓電子發票系統降價,必要的話要補貼。假設可以壓到1萬,輔導1萬家店也不過1億,對台北市來說,並不是很大的錢。

布建數位基礎建設,減少貧窮世襲

問:智慧城市這個議題,全世界都在燒,台北市的優勢在哪裡?

答:台北本來就有優勢,比方發展「自駕車」,我們有公車專用道啊!一開始就在公車專用道練,讓自駕車走公車專用道,只是沒有鐵軌的捷運而已,把紅綠燈、IOT(物聯網)布置好,就走固定路線。

關鍵在於數位基礎建設,像我們在學校推數位,為什麼會成功?我花了16億元,把台北市236個學校(國小到高中)全部裝光纖網路,每個教室都有獨立Wi-Fi,還有三個網路插頭,國小三年級以上全部配iPad,拍了一萬部酷課雲,連線40萬冊電子書在裡面,每個教室都有85吋觸控螢幕。

我爸爸是小學老師,我看那個最感動,我去仁愛國中看,老師拿iPad在上面畫來畫去,不用寫粉筆,以前都要吃粉筆灰,現在觸控螢幕都同步!這就是基礎建設,我後來也免費開放酷課雲給其他縣市。

問:為什麼數位基礎建設這麼重要?

答:我查過,台北市大概有10%的國中生,家裡沒有網路、手機。為什麼要做校園光纖網路?如果沒建立,這10%永遠沒辦法接觸網路。你回家我沒辦法幫你,但至少在學校可以用。

如果那10%不能用網路的人,沒辦法用國家力量解決,他們會被社會遺棄。現在的台灣,貧窮已變成世襲,沒辦法翻身。1994年,那一代不能用網路的人都被犧牲掉了,教育是窮人翻身的最後機會,政府要讓窮人可以翻身。

問:台北發展智慧城市的經驗,其實可複製到全台。市長若有機會更上層樓,有沒有想過怎麼發展智慧國家?

答: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小問題解決了,就沒有大問題,你不解決問題,問題就解決你。總之,就是不要講屁話,每天認真工作就好。

例如,一開始,公車要弄「智慧站牌」,後來發現實在很貴,還要接電。現在,台北市每個公車站牌都貼QR CODE,拿手機出來看就好,成本省很多,這就是智慧,就是解決問題!

智慧化是這樣,在人類歷史上,break through(突破)不多,更多的是連續、局部的小改變,其實,Steve Jobs(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發明iPhone,裡面的新技術不多,只是把技術整合起來,每次不斷進步。

回答你的話,我覺得是這樣,不要幻想一天改變國家,每天進步一點一點,最後國家才會進步。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