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用「薄荷」降溫?3種人用錯休克、加重胃病!3個不花錢降溫法記起來


炎炎夏日,全台高溫警報響不停,日前台東太麻里地區觀測到40℃的極端高溫,其他縣市的平均高溫也都突破35℃,也讓能隨身攜帶的手持電風扇、冰枕等消暑小物衝上熱門話題,其中價位親民、清涼效果又好的薄荷棒最受歡迎,但如果實際拿出溫度計測量塗抹過薄荷棒的地方,你會發現溫度並沒有下降,所謂「涼涼的」只是大腦的錯覺!

薄荷真的能降溫嗎?高溫下靠這3招才能排熱消暑

吃薄荷口味的口香糖會覺得嘴巴涼涼的、塗抹含薄荷的藥膏或精油也會覺得涼涼的,其實是因為人類身上一種特殊的溫度感應受器「TRPM8」在騙你!知識型Youtube頻道「啾啾鞋」曾拍影片分享,當溫度低於26℃時,TRPM8的通道就會打開,讓體內的鈉、鉀、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並產生電子訊號,當訊號被傳送到大腦後,我們就會感覺到涼或冷。

有趣的是,薄荷中所含的「薄荷醇」因為形狀剛好與TRPM8吻合,所以當我們使用含薄荷的產品時,薄荷醇與受器相互接觸就會開啟通道、傳送訊號,而大腦就會誤以為那個地方的溫度在下降,導致明明有涼涼的錯覺,實際溫度卻沒有變低的狀況。不過,食藥署「藥博士正藥說」也曾在臉書撰文提醒,雖然薄荷醇能透過刺激人體感覺受器來讓大腦產生涼爽的感覺,但並不是在高溫環境中降溫的首選。

想要達到消暑的效果,可以參考下面3招:

夏日消暑第1招:喝溫水

胡乃文醫師在《胡乃文開講》影片中分享,夏天喝溫水其實比喝冷水更容易幫助降低體溫,這是身體對於冷熱調節的一種生理機制,由於能夠自動平衡體內的寒跟熱,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喝溫水,不但能有效預防中暑,還能讓你更清涼,約半小時後就能降溫1℃。

夏日消暑第2招:手掌或腳掌泡水5到10分鐘

據《大愛新聞》報導,臺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也表示,由於控制體溫都是一些小動脈,而手掌或腳掌的小動脈較多,所以只要讓小血管多一點擴張,就能快速幫助散熱,因此準備約15度左右的涼水,泡手掌或腳掌5到10分鐘,就能夠看到明顯的降溫效果。

夏日消暑第3招:按摩穴道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鍾明君醫師曾為文推薦,想藥解暑氣、緩和中暑症狀或改善因為天熱而難以入眠的問題,有4個穴道非常適合,分別是能夠清熱利尿的太溪穴、清熱解毒的大椎穴、清熱解暑的衝陽穴、寧心安神的心俞穴。

  • 太溪穴:腳踝內側,與阿基里斯腱間的凹陷處

  • 大椎穴:頸部,第七頸椎骨的下方

  • 衝陽穴:腳背,第二蹠骨足背動脈處

  • 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的下方

短暫消暑、緩解頭痛愛用薄荷精油,但有3種人最好避免使用

雖然薄荷不是消暑降溫的最佳解答,但許多人還是習慣隨身攜帶薄荷精油,想說在戶外等公車時可以抹一下,微風吹過來更是涼上加涼;或在工作得頭昏腦脹時,可以加入水中、泡杯薄荷茶來放鬆醒腦,然而食藥署「藥博士正藥說」表示,薄荷精油看似安全,但其所含的成分「薄荷腦」卻不適合3類人使用,若誤用很可能會引起其他疾病問題:

  • 孕婦與嬰幼兒:薄荷腦有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等神經不良反應的風險,尤其內服或塗抹於臉部、胸部時,因此嬰幼兒與孕婦應避免使用。

  • 嚴重胃食道逆流或裂孔疝氣者:內服薄荷精油能放鬆下食道的括約肌,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惡化。

  • 蠶豆症患者:使用薄荷腦後恐會誘發溶血症狀、導致貧血,嚴重還可能伴有呼吸急促、休克等問題。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太熱用「薄荷」降溫?3種人用錯休克、加重胃病!3個不花錢降溫法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