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業職災以墜落最多 勞動部建置安全指引

勞動部21日指出,太陽能光電設施作業以墜落的職災最多,呼籲業者參考安全指引,以保護勞工作業安全。資料照。(Rti)
勞動部21日指出,太陽能光電設施作業以墜落的職災最多,呼籲業者參考安全指引,以保護勞工作業安全。資料照。(Rti)


為落實2050淨零轉型,推動太陽能發電是主要能源政策之一,勞動部今天(21日)指出,太陽能光電設施作業以墜落的職災最多,呼籲業者參考「太陽光電設施作業安全指引」,以保護勞工作業安全。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我國太陽光電發電量2021為7.7GW,預估2030年將提升至31GW,十年增加四倍。然而,他們研究也發現,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也發生不少職安問題,幾乎都是在進行安裝、清潔、維護、檢視等作業時發生墜落。

探究職災原因,主要為未設置防墜落設施、安全護網、安全母索、安全上下的設備及勞工未佩戴防護具,且經由現場訪視發現,部分場域未提供維運或清洗的安全通道或通道空間狹窄,導致勞工作業空間不足,容易發生人員直接踩踏於太陽光電模組,產生墜落危害;至於水域型太陽光電設施因設置於水面,容易因結構損壞、腐蝕導致勞工感電等問題。

勞安所建議,在太陽光電設施建置流程申請施工許可階段,就應將作業安全納入考量。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職業安全研究組副研究員林光邦說:『(原音)太陽光電設施在設計規劃階段,就應將作業安全納入工程計畫書,從源頭管理太陽光電設施風險,並考慮後續建置、維運清洗及拆除各階段必要的預防設備或安全防護措施。』

勞安所也分別針對屋頂型、地面型及水域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編撰太陽光電設施作業安全指引,相關查核表可供業者參考以強化災害預防能力,並作為有效預防措施及提升施工安全技術規畫與改善依據。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勞動部2023勞動萬歲影片 入圍2024坎城創意獎
勞保精算報告2025年出爐 投資績效、CPI、撥補都將調整
政府撥補全數到位 勞保基金水位將破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