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AI聊天機器人、超級英雄電影 《經濟學人》解讀2024年值得關注的8大趨勢
起伏動盪的2023年已接近尾聲,世界即將迎來2024年,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整理與解讀明年8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包括太陽能電池技術與超級英雄電影,其中一些指標甚至可能改變世界。
將物體送入太空軌道的成本會進一步下降嗎?
過去10年,將物體發射到太空的成本大幅下降,這是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開發可重複使用火箭的直接結果,該公司的獵鷹9號(Falcon 9)有個可重複使用的助推器,可以將酬載送入太空軌道,然後返回地球,降落在陸地或無人船上。
SpaceX沒有扔掉耗資數千萬美元的助推器,而是將其重複使用多達15次,從而大幅削減發射成本,而且SpaceX 現在送入太空軌道的火箭數量多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總和。如果2枚新火箭在2024年成功飛行,發射成本可能很快將進一步下降:第一個是SpaceX公司推出的新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星艦」(Starship),這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火箭,可將多達150噸的物體送入軌道,是獵鷹9號的10倍。第二個是SpaceX競爭對手、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新型可重複使用火箭「中子」(Neutron),其目標是每公斤的成本比獵鷹9號更有競爭力,但其載荷較小。《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為了在太空中開闢新機會,將物體送入太空軌道的價格必須下降。
人們對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熱情是否正下降?
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去年11月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掀起全球討論熱潮,推出後的2個月內吸引1億用戶,用戶訪問量在2023年年中達到巔峰,此後趨於平穩。《經濟學人》指出這可能表明人們對聊天機器人的熱情正減弱,或者這可能只是表明用戶變得更挑剔,並已轉向更適合特定任務的其他聊天機器人。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會走紅嗎?
大多數光伏電池由矽製成,將日光轉化為電能,效率約為2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在特定晶體結構使用其他元素,成本較高,但效率也較高,超過 25%,與矽組合成「串疊型」(tandem)電池時,效率超過30%。美國、英國、南韓、瑞典的公司計劃於2024年開始銷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再生能源何時取代煤炭?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表示,太陽能與風能等再生能源很快將取代燃煤發電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並聲稱2025年將實現這個目標。然而,現在國際能源總署認為「由於再生能源產能增加速度加快」及「煤炭發電量趨於穩定」,這個目標可能將在2024年實現。
烏克蘭戰爭讓歐洲加速採用再生能源,歐盟國家2022年新增4100萬瓩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2023年將新增超過5000萬瓩。2022年,中國新增1億700萬瓩太陽能發電容量,大致相當於美國所有現有發電量,預計2023年將增加相當於兩個美洲的太陽能發電量。
同時,由於天然氣的高價促使轉向燃煤發電,2022年的煤炭發電量增加1.7%。然而,預計2023年與2024年歐洲及美洲的煤炭使用量將大幅下降,足以抵消亞洲的小幅成長。
超級英雄電影會捲土重來嗎?
《經濟學人》指出,超級英雄可能已經在票房上遇到對手:2023年,超級英雄電影的光芒遭到電影《芭比》(Barbie)及《奧本海默》(Oppenheimer)掩蓋,外界猜測人們對漫威影業(Marvel)製作的漫威電影等超級英雄電影的興趣是否已經冷卻。
這場對決將在2024年展開,屆時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包括《美國隊長:美麗新世界》(Captain America: Brave New World)、《死侍3》(Deadpool 3)、《蜘蛛人》(Spider-Man)兩部衍生作品《死神》(El Muerto)及《蜘蛛夫人》(Madame Web)。這些電影將對決南韓導演奉俊昊的新作《米奇17》(Mickey 17)、義大利名導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新作《挑戰者》、《It Ends with Us》、英國名導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2000年史詩大片《神鬼戰士》的續集《神鬼戰士2》(Gladiator 2)。
自動駕駛計程車會有所突破嗎?
經過5年前的大肆宣傳,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計劃延後並縮小,因為事實證明解決該技術的缺陷比預期來得困難。然而,此後這些技術悄悄有所進展。然而,根據美國知名市調公司君迪(JD Power)一項民調結果,美國人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信任度在2023年下降,這也是連續第2年下降。2024年面對的問題是:自動駕駛計程車變得更優秀的速度是否能快於人們對它們的看法變得更糟的速度?
世界的政變會繼續增加嗎?
經歷了2010年代的平靜後,各國政變又捲土重來,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2021年以來的18次政變中,有9次成功。政變往往因為兩個原因的其中一個,第一是安全崩潰,如尼日(Niger)及馬利(Mali),這些國家的將軍聲稱要恢復秩序;第2個原因是不得人心的領導人領導的時間過長而變得不受歡迎,例如加彭(Gabon)。
《經濟學人》指出,非洲薩赫爾地區(Sahel)的不穩定情況沒有減弱的跡象,因此進一步的政變可能發生,國際經濟評級機構「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旗下之研究機構「國際商業資訊研究」(BMI Research)分析師認為,南蘇丹(South Sudan)面臨的風險最大,其次是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其中大部分地區已不再受政府控制。
奈及利亞地緣政治研究顧問機構「SBM Intelligence」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最可能發生政變。此外,《經濟學人》指出也要關注中非的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該國由非洲任期最長的領導人、現年81歲的姆巴索戈(Teodoro Obiang Nguema Mbasogo)統治,繼承危機可能引發政變。
中國何時能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全球轉向電動車的趨勢重塑汽車產業,現在擅長製造引擎及變速箱的現有製造商已失去競爭優勢。中國製造商發現一個機會,並已努力把握。受到電動車需求的推動,2024年中國將超越德國與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誠然,中國汽車出口包括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生產的汽車,但特斯拉將被中國公司比亞迪超越,比亞迪將在中國與全球銷售更多電動車。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