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丁怡銘,重創蘇揆滿意度

太魯閣事故違反職安法危害告知與承攬管理 勞動部開罰台鐵30萬
。(檔案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

清明連假第一天就發生太魯閣號事故,造成49人死亡、247人輕重傷,交通部長林佳龍為此請辭下台。如此重大的事故,自然對執政者的滿意度造成一定的傷害,《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2021年4月國政民調」顯示,雖然民眾對國內經濟狀況正向評價仍處在自2006年以來的高點,但與民進黨所有相關的民調指標都有一定程度下滑。

「4月國政民調」蔡總統的信任度比上個月少了2.4%,不信任小幅增加0.5%;滿意度則下滑3.3%、不滿意度增加3.2%;民進黨的好感度則下滑3.5%、反感略減0.2%。以太魯閣號如此重大的事故來看,這樣的跌幅其實並不算太大,蔡總統的滿意與不滿意的差距,總計也才跌了6.5%。

民調跌幅比較大的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滿意度比上個月跌了4.8%、不滿意增加了4.0%,遠比蔡總統滿意度、民進黨好感度的跌幅都大得多。背後的原因,一則是蘇貞昌是行政最高首長,必然會被認為應該負擔更多的責任;另一方面恐怕還是丁怡銘回鍋的事件,加深了民眾對蘇貞昌的負面印象。

而無論在王國材接任交通部長或是丁怡銘回鍋事件,民進黨立委都有批評的聲音,民眾雖然對民進黨的好感度降低不少,但對民進黨反感也同步減少。

蘇貞昌的滿意度48.7%、不滿意46.1%,滿意度仍舊高於不滿意,但這已經是去年底至今蘇貞昌滿意度第三低的時刻,前兩次分別是去年11月的47.6%滿意、47.2%不滿意,12月的46.8%滿意、49.3%不滿意。蘇揆滿意度在今年1月反轉向上,脫離「死亡交叉」的陰影,如今滿意度與不滿意又再度接近。

通常朝野政黨在滿意度、支持度上多是此消彼長,但「4月國政民調」比較特殊的是,雖然民進黨相關的民調都是變壞,國民黨卻也沒有占到便宜。國民黨的好感度比起上個月少了4.0%、反感還略增了0.3%。

我們從民眾對「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的變化,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結果,G1~G3泛藍的群合計26.2%,比上月減少1.5%;G7~G9泛綠群合計37.9%,比上月減少1.0%。整體是藍綠變少、中間增加,但藍軍減少的幅度還略大於綠軍。同樣的,問到民眾自認是泛藍或泛綠時,自認泛藍的為23.9%,比上月少1.7%;自認泛綠的38.2%,比上月少了3.6%。

當政府執政出問題時,在野黨的支持卻不增反減,其中原因或許包括,林佳龍個人事後的政治處理得當,下台時並沒有受到太多責難;衛福部發起的捐款,對激起民眾同理心、愛國心有一定的效果,降低的社會究責的力道。但執政黨善後再好,在野黨的支持度居然會降低,顯然是國民黨並沒有辦法抓住社會的脈動,在災難中的表現不符合社會的期待。

當前社會的氛圍,綠營幾乎壟斷了所有的愛台的話語權,民眾未必真能區分監督、唱衰、不愛台之間的差別,國民黨在政策論述上必須要更一致、更細膩,否則就很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在接下來四項公投的攻防上,國民黨或許應該思考是否該避免落入藍綠對決的格局,否則即便贏了公投,也未必能贏得民心。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之後,並沒有如選前各方預期地改善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雙方官員在阿拉斯加第一次會談惡言相向,拜登在派氣候問題特使凱瑞訪問上海時,同時派「摯友團」訪台,看來雙方關係短期內不會改善,拜登仍然會一定程度的打台灣牌,只是言辭上不會像川普那樣激烈、反覆。

由於拜登相對溫和的立場,台灣民眾對於拜登的信任度遠高於川普;對於美國政府是否重視台灣,認為重視的比例也創2009年以來的新高,達到59.2%,認為不重視的僅34.3%。

也因為認為有美國的支持,雖然台灣民眾有39.6%認為兩岸難免有軍事戰爭,是歷次民調的最高點。但對政府應變美中經貿、軍事衝突有信心的比例卻達到48.4%,沒信心的則為45.7%,有信心的比例遠比2017年高了將近1成。

「4月國政民調」這幾個問題反應的是,民眾認為兩岸可能一戰的比例不斷增加,但因為美國更加可信、更加重視台灣,所以有更多的民眾並不擔心衝突的後果。在這樣的格局下,任何試圖扮演「烏鴉」的政黨或政治人物,都很容易受到多數選民的懲罰,這對國民黨的發展、成長都極為不利。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