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床冷熱感受不同⋯女生怕冷竟是天生?北歐睡眠法有這招


【吳旻珊報導】全台最近回暖,不少男性已經開始搬出短袖,若碰上降溫,頂多再搭個薄外套就行,可是許多女性卻還是大衣、圍巾和毛衣一樣包緊緊,竟就像生活在不同溫度下一樣,到底是為什麼呢?

怕冷竟是天生?骨架小、肌肉量低…這4原因讓女性動不動就畏寒

原來,男女除了生殖器官有所不同外,包括體質也會受性別影響,就連怕冷這件事情也不例外!根據國內外現有的研究指出,男女對溫度的感受有所差異,主要是因為骨架大小、肌肉量、荷爾蒙、鐵質和甲狀腺素多寡等4項生理機能不同所造成的。

1.女性骨架較小

胸腔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分享《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研究,發現女性因為骨架小,所以散熱更快,因此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像是女性手掌溫度通常比男性低2℃,其他包括腳、耳朵等部位,和男性也相差3℃左右。

2.女性肌肉量較低

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志弘曾在《中視新聞》的採訪中指出,男性由於肌肉含量多、基礎代謝率也高,所以身體的產熱效果更佳;相反地女性天生就是肌肉量少、脂肪多的體質,所以代謝、產熱的效率就沒有男生來得好,進而出現怕冷的狀況。

3.女性荷爾蒙影響

根據外媒《The Coveration》的報導,女性所擁有的荷爾蒙中,雌激素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會導致體內熱量散失,而黃體素則會使血管收縮、減緩血流以維持內臟溫暖。當這些賀爾蒙隨月經週期交替分泌,讓女性即便月經期間基礎體溫升高,還是時常會覺得手腳冷冰冰。

4.因月經導致鐵質流失

中國著名中醫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在其著作《祛寒除萬病全書》中提到,不耐寒者往往是由於血液中鐵含量不足所致。女性每個月排出月經時,都會流失部分的鐵質,導致紅血球因缺鐵而無法把血氧輸送到全身,演變成怕冷的問題。


夫妻同床卻因為體感溫度不同,而睡不安穩?這4招避免溫度差影響生活

然而,女性因為天生比男性怕冷,常常得面臨許多困擾,像是晚上和丈夫睡在一起時,棉被稍微被捲走就直接冷醒,或是對方無法忍受蓋厚棉被,更會因為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佳,而讓代謝受影響,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對此,可以從環境開始,搭配飲食和按摩來改善:

1.斯堪地納維亞睡眠法

聖安德魯斯大學榮譽理學士、心理學家Ieva Kubiliute在英國雜誌《giejo》上提出一種在北歐相當流行的「斯堪地納維亞睡眠法」,主要是透過夫妻1人1被的睡眠方式,來緩解蓋同一條被子時需要顧慮「對方會不會太熱/太冷」、「半夜睡姿不佳干擾到對方」等精神壓力,不僅兩人都能找到最舒適的睡眠環境,還有望提升感情。

2.活用電風扇、毛毯等小物

夏天時妻子反應冷氣太冷,希望可以把溫度調高的話,丈夫不妨自己準備一台小型電風扇,或是購買單人用的涼蓆或涼枕;而妻子若是怕冷,但又不好意思讓全家人為了自己關冷氣時,也可以準備冷氣毯和薄長袖,都能顧及到雙方的需求。

3.多吃產熱辛香料

高敏敏營養師曾在IG推薦4種有助於產熱、爆汗的辛香料,如果平常就是手腳冷吱吱、血液循環較差的冰山美人,不妨在料理中多多使用老薑、辣椒、大蒜和肉桂等辛香料,就有機會到提高代謝力、加速熱量產生的效果!

  • 老薑:所含的薑烯酚有燃燒體脂、暖和身體的功效,更可以提升免疫力。

  • 辣椒:獨有的辣椒素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促進代謝,但腸胃敏感者切勿空腹吃辣。

  • 大蒜:大蒜素有增加代謝力、免疫力的作用,是天冷預防感冒的一大推手

  • 肉桂:當中的肉桂醛可促進身體代謝,起到燃脂的效果。

4.按壓穴道促循環

根據扶原中醫診所在臉書粉絲專頁的分享,想抵禦寒氣入侵,可以從按壓特定穴道來做準備,像是位於腳底的湧泉穴,以及後頸部的大椎穴,都是促進血液循環、溫暖經絡的不錯選擇。

  • 湧泉穴:按壓該穴道可以激發腎經經氣、滋養周身經絡,或是利用泡腳的方式,都能提升原本因手腳冰冷而變差的末梢循環。

  • 大椎穴:禦寒相當重要的穴道!外出時可以用圍巾保暖,在家中則可以用吹風機或溫熱的水沖該穴道的位置(以不燙傷為原則),就能輕鬆祛寒通絡。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女生怕冷竟是天生?夫妻同床冷熱感受不同,北歐睡眠法有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