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祭第六波房市管制、不升息選擇「升準」收回熱錢!楊金龍又給意外,管制內容、何時開始一次看

▲央行總裁楊金龍13日說明理監事會議內容。圖/蘇芳禾攝
▲央行總裁楊金龍13日說明理監事會議內容。圖/蘇芳禾攝


週四(6/13)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再度出乎市場預期,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及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出手收回市場熱錢。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調升存準率 1 碼約收回市場游資 1200 億元,可解讀為「貨幣政策是進一步緊縮」。

被問到央行這次升準,對於房市、通膨都有影響,楊金龍強調,選擇性管制是要針對「量」而非針對「價」,這次要給市場的訊息是「房地產」,而不是通膨,但也會對通膨預期有抑制作用,很難切割其作用力。

至於台股創新高,楊金龍仍然重申要「居高思危」,外資進進出出,幾乎相互抵銷,反而本國資金比較熱絡,就是在瘋AI,央行會注意半導體、伺服器、電子零組件等產業對外匯市場的供需。

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自7月1日起實施。

另外,針對外界關注央行第六波打房措施,央行宣布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從7成降為6成,自週五(6/14)起實施。

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6成,6/14起實施

央行表示,自2020年12月以來,5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迄今,有助銀行降低不動產授信風險,且不動產貸款之逾放比率仍維持低檔,信用品質尚屬良好。

去年6月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7成實施以來,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之撥款金額呈增加趨勢,為續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降低相關授信風險,央行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和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自6月14日起實施。

楊金龍指出,財政部長在理監事會議中,有說明會如何用公股銀行來做配套,事實上,這是財政部的立意良善措施,也是健全房市方案的一環。

央行表示,2024年3月央行理事會會議以來,全球製造業及服務業景氣續呈擴張,惟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效果及地緣政治衝突未歇,持續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通膨方面,主要經濟體因服務類通膨具僵固性,通膨降溫緩慢。國際機構預期本年全球經濟溫和成長,全球通膨率則續緩降。

由於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與通膨放緩情形不同,貨幣政策調整步伐不一。美國聯邦準備體系(Fed)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歐洲央行(ECB)於日前轉向降息,日本央行朝貨幣政策正常化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則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市場對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時程之預期,增添國際金融市場波動。

民間消費續增,預期第2季經濟穩健成長

央行說,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地緣政治風險、氣候變遷、中國經濟復甦步調,以及全球經濟零碎化與供應鏈重組發展,仍是影響國際經濟金融前景的重要因素。

有關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今年第1季,受惠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出口大幅成長,加以民間消費穩定增加,民間投資減幅趨緩,經濟成長優於預期。近月出口持續成長,民間投資動能回升,民間消費續增,預期第2季經濟穩健成長。

勞動市場方面,今年以來整體失業率較上(2023)年同期下降,就業人數增加,名目總薪資成長升溫。

調高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3.77%

央行預測,下半年民間消費將續溫和成長,加以全球終端需求回升,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擴增,可望支撐台灣出口動能,並提振民間投資;惟受比較基期影響,預估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將低於上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77%,高於3月預測值之3.22%。

另外,今年1至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年增率為2.24%,主因外食、水果等食物類價格上漲與房租調高,以及個人隨身用品與娛樂服務價格走高;不含蔬果及能源之核心CPI年增率則為2.06%,持續緩降趨勢。

下半年通膨率緩步回降,全年CPI年增率預測值2.12%

央行表示,服務類價格漲勢將持續趨緩,預估下半年通膨率亦緩步回降,全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為2.12%、2.00%,低於去年之2.49%、2.58%,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以及天候因素,可能影響未來國內通膨發展。

而今年3至4月銀行體系超額準備平均為450餘億元水準,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由上年第4季之5.44%,略升為本年1至4月之5.81%;全體銀行放款與投資年增率則由上年第4季之6.26%,升為本年1至4月平均之7.32%,隨著今年3月第6度升息,貨幣市場利率與銀行存放款利率均走升。

相關新聞:

調升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央行: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

央行理事會本次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及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透過「升準不升息」來配合打炒房措施。楊金龍指出,調升存準率 1 碼約收回市場游資 1200 億元,可解讀為「貨幣政策是進一步緊縮」。

楊金龍說,調升存準率 1 碼約可收回 1200 多億元的市場資金,再加上過往已有兩次調升存準率經驗,合計這三次約收回游資 3600 億元。存準率屬貨幣政策流動性的管理工具之一,對通膨也有抑制作用,選擇性信用管制和存款準備率、升息等,都是廣義的貨幣政策,此舉可說是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

央行提供的資料也解釋,「調升存款準備率」及公開市場操作發行NCD均為央行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透過降低市場流動性,達成貨幣數量管理成效。而調升存款準備率的政策效果較強,短期能立即、有效達成流動性管理;中長期將使銀行對投資與新承做放款更加審慎,且鎖住資金的期限長,可有效降低流動性之貨幣政策工具。

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本年以來國內通膨率緩步回降趨勢,本年下半年可望續降至近2%;此外,預期本年經濟溫和成長,國內產出缺口呈微幅負值,央行理事會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

央行表示,未來仍將持續關注國內通膨發展情勢,並關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中國經濟復甦情形,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等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於上述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之法定職責。

央行表示,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透過加強貨幣信用之數量管理,可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將有助進一步減緩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自本年7月1日起實施。

至於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若有不規則因素(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而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央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
第2套房貸成數剩6成,這2族群直接受影響!升準威力比升息還大…專家解析「央行降溫變化球」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