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非正常老化的必然結果!國際失智症日號召大家一起為記憶而走

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同時也叫做國際失智守護月,而9月21日則為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這是從民國83年開始,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所訂定的,根據衛福部資料,目前台灣失智症患者截至今年底將推估超過27萬人,未來也將持續攀升。

 

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105年8月公告的「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5年至150年)」中,全國總人口的推計資料以及失智症五歲推行率預估,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2位失智者;民國130年失智人口逾66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超過3位失智者;民國140年失智人口逾81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4位失智者;民國150年失智人口逾85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近5位失智者。

 

衛福部指出,一般人對失智症的迷思,是把失智視為正常老化的必然結果,所以延誤診斷治療的先機,對於失智症的不了解可能會延誤就醫,進而導致病情惡化,不管是照顧者還是被照顧者都可能承受極大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目前台灣已有超過26萬失智患者,而衛福部日前也宣布將在今年底完成「失智政策綱領」,在每一個縣市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讓失智症的確診率從目前的三成提升到五成。

 

根據統計,台灣2016年失智症人口已突破26萬人,衛福部建議除了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之外,也該學習如果降低失智的風險,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多採地中海飲食並維持健康體重,另外也得避免三高、抽煙、頭部外傷及憂鬱等。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