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5行為障礙 及早察覺以利治療

醫師王文隆提醒,家中長輩若有疑似失智的情形,務必及早進行評估與診療。(安南醫院提供)
醫師王文隆提醒,家中長輩若有疑似失智的情形,務必及早進行評估與診療。(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提高,失智症人口逐年提升。失智症是一種由腦部神經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成癮物質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之疾病,常出現5大行為障礙,嚴重可能導致失能。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王文隆指出,失智症會導致患者的記憶、性格及日常生活出現障礙;不同的失智症,也會對應不同的早期症狀及認知障礙。常見障礙包括記憶障礙、語言障礙、視空間障礙、推理與判斷障礙及性格改變與精神症狀、行為障礙5種。常見記憶障礙症狀就是遺忘重大或近期的事件,無法記得剛發生的事,不斷重複同樣的話、無法學習新事物等。

另外,失智患者可能出現語言、溝通能力減弱情形,無法具體說出某物品的名稱(或以代名詞稱呼),也可能因理解力下降被誤以為重聽。也可能有視覺、幻覺及空間障礙等相關症狀,像是無法辨識熟悉的人,或認不得常用物品,甚至可能產生對生活環境感到陌生、無法獨自回家、時常迷路等。

失智者可能因推理與判斷障礙,導致無法解決生活中的突發狀況、無法理解潛在危險、無法自行規劃或做決策,日常生活中常顯得猶豫不決等。或出現很大的性格改變,變得被動、個性退縮、出現自言自語、幻覺妄想或不恰當的行為。

王文隆表示,失智症首重早期診斷、治療,以避免持續惡化、導致不可逆的失能。民眾如發現親友長輩有疑似障礙,應即刻至精神醫學科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