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不只衝擊收入 研究發現「非自願性失業」更影響心理!

失業影響收入,更衝擊心理健康! 中研院學者研究,上班族「非自願失業者」,隔年平均收入減少6成以上,而且影響的時間更長達十年,甚至更久,失業後心理健康惡化,求助心理健康門診的次數,也比沒有失業者平均增加15%,精神醫療相關花費更增加超過5成。

隔年平均收入少逾6成 多數人達10年難返職場

失業難免讓人情緒低落,更何況是非自願性失業,中研院對此進行追蹤調查,發現「突然被離職」的上班族,造成的失業的心理創傷比想像中更大!

中研院經濟所副研究員楊子霆說,「非自願的離職,心理還有薪資的影響,我們發現這個影響至少十年,對心理健康有負面衝擊,緊張焦慮的門診有上升」。

中研院經濟所針對被大規模裁員,還有工廠突然關閉而失業的民眾做調查,對比穩定就業的上班族發現,突然被資遣的民眾,隔年平均收入銳減約67%,十年內會難以回復失業前的薪資水準,失業後也影響到心理健康,求助心理健康門診的次數也比未失業者平均增加15%。

精神醫療相關花費破5成 醫:尋求管道釋壓力

精神相關醫療花費平均也會增加57~62%,這種對心理健康的衝擊在低收入者、男性跟年長者身上更加明顯。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多半會因為這樣產生睡眠障礙,有的人會有廣泛性焦慮症,有的人會產生不同程度憂鬱症,要接受治療,否則會變成一種惡性循環,讓人更失能,變成像是心理的重感冒。

醫師建議可以尋求諮詢管道,適時的釋放壓力,避免持續的惡性循環讓自己在低氣壓中走不出來。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林均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逆轉!中和母殺姊弟命案「疑有共犯」 2童疑清醒時遭殺害
親媽悶死兒女案曝光關鍵人物是「她」!外公目睹孫子女遺體悲痛捶櫃
疫後藥局成街頭新霸主!傳藥師新鮮人月薪破10萬 異業掀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