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是什麼?失眠多久最好趕快就醫?助眠藥有效嗎?醫師來解答

失眠是不少人一生中曾有過的痛苦經歷,漫漫長夜裡,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眠,隔天醒來又頭昏腦脹,什麼事都做不好,讓人倍感困擾⋯究竟失眠症是什麼?睡不著多久可以算是失眠?失眠症原因有哪些?安眠藥吃太多會有哪些副作用?預防失眠該怎麼做?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部主任黃玉書教授,帶大家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失眠症與睡眠障礙。

黃玉書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黃玉書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失眠症定義為何?睡不著多久可以算是失眠?

失眠是許多人都可能遇過的問題,每個人的失眠症狀不盡相同,黃玉書醫師指出,失眠症狀可概分為「入睡困難(躺床超過30分鐘仍無法入睡)」、「續睡困難(睡眠斷斷續續,且入睡後清醒時間超過30分鐘)」,以及「過早清醒且無法再入睡」三大類。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的標準,每周有三天(含)以上的失眠症狀,且白天有嗜睡、疲憊、難以專注等情形,進而影響工作或學習者,就可稱為失眠症(Insomnia Disorder)。黃玉書醫師提醒,若有失眠困擾超過一個月以上,建議就醫接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以免演變為慢性失眠,讓問題更加棘手。

失眠症原因有哪些?哪些情況要特別小心失眠症?

人類罹患失眠症的比例相當高,黃玉書醫師表示,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一生當中都會經歷過失眠症狀。若以男女患病比例來看,女性失眠症患者略多於男性;老年人也屬於失眠症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失眠可簡略分為「急性失眠」與「慢性失眠」,這兩類的失眠原因有所不同,簡易說明如下。

急性失眠原因:較容易發現。

一般和身體病痛、壓力、藥物或物質(如酒精、咖啡因)使用、環境變化、工作改變等因素有關。

慢性失眠原因:複雜且較難以確認。

  • 原發性失眠:不是由其他精神或身體疾病、物質或藥物使用,或其他特定的睡眠疾患所引發的失眠症狀。

  • 次發性失眠:包含身體疾病(如癌症)引起的失眠、跟精神科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相關的失眠、因使用藥物(如某些抗憂鬱劑)或物質(如安非他命等)引起的失眠。黃玉書醫師強調,慢性失眠問題常是多重病因及共病狀態。假如發現失眠症患者同時患有憂鬱症,須先針對憂鬱症進行治療,否則僅給予安眠藥物,無法改善患者因憂鬱症導致的失眠,也往往造成藥物濫用。因此在診斷失眠症之前,釐清相關精神疾患是最重要的。

  • 因其他原發性睡眠障礙引起的失眠:包含日夜節律睡眠障礙(如年輕人常見的晚上不易入睡、早上不易醒來,老年人常見的晚上很早入睡、早上太早醒來,時差型、輪班型)、不寧腿症候群與夜間周期性肢體抽動障礙(睡前腿部會強烈想抽動且相當不適,當一個小時抽動高達15次,便可定義為肢體抽動障礙)。此外,睡眠關聯呼吸疾患(如呼吸中止症候群,雖然部分患者會嗜睡,能一坐下就睡到打呼,但仍有20%的患者有睡不著的情況),以及猝睡症,也會造成半夜失眠。

失眠症診斷怎麼做?有工具可以使用嗎?

提及失眠在臨床上的診斷方式,黃玉書醫師表示,必須事先排除其他疾病所造成的失眠症狀,比如甲狀腺亢進容易導致失眠,糖尿病血糖不穩也可能干擾睡眠,都需要透過檢驗來排除;接著,會透過問診了解個案是否有明顯壓力來源(如搬家、失業等),或有憂鬱症、焦慮症等共病情形,並找到失眠的成因。

醫師們除了會針對個案的失眠症狀、入睡前狀態、睡眠品質、環境因素和白天功能,進行量表評估及問診;也會以睡眠日誌評估個案的睡醒周期,藉此找到與日夜節律有關且造成失眠的因素,例如青少年常常非常晚睡,但早上常爬不起來的情況。

在科技的長足發展下,近來已有愈來愈多工具,可應用於評估個案的睡眠情況。黃玉書醫師分享,目前醫療上有所謂的「腕動儀」,使用方式類似於手錶,因體積小的緣故,可讓個案帶回家並連續配戴在手腕上7至14天,經由感應身體動作的變化,來偵測個案的入睡時間、總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夜間醒來的時間次數和睡醒周期,精確度極高,是醫師在臨床診斷上的好幫手之一。

失眠症有評估量表嗎?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失眠症?

你是否也常感覺睡不好,處在失眠症的邊緣呢?若有這樣的情形,黃玉書醫師建議,可以利用「失眠症自我評量表」自我檢視,初步評估自身睡眠狀態,有需要時盡速就診尋求醫療協助。

如果在上述13個問題的答案中,有2個(含)以上的答案是「經常」或「總是」,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睡眠狀況。

失眠症怎麼治療?在服用安眠藥前可以做什麼?

失眠症的治療方針,旨在去除所有可能妨礙睡眠的因素。黃玉書醫師說明,一般在診間遇到失眠症個案,並不會立即著手進行藥物治療,會著重於教育個案培養「睡眠衛生」,像是白天要照光且避免躺床、下午4時過後不要喝咖啡或茶、高齡者在晚上8時後要限制飲水量以防夜間頻尿、少吃宵夜減少腸胃過度的運作、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等。

黃玉書醫師舉例,門診中曾有個案主訴睡不著,排除憂鬱、焦慮等病症後,仍無從得知其失眠原因,直到多次問診後才發現,個案每天晚上9時都會從事劇烈的重訓,黃玉書醫師坦言這就是不好的睡眠衛生,因為夜間過度的運動,會使大腦及身體過於亢奮而難以入眠。

綜合上述,黃玉書醫師表示,替患者建立正確的睡眠衛教觀念後,要是失眠情況仍未改善,就會採取「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這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可以單獨進行或跟藥物合併使用,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或心理師依據患者的症狀選擇治療技巧。例如,睡眠效率太低,可選用限眠療法(如限制個案躺床時間);對睡眠適應不良的想法和信念,則可選用認知治療法。

除此之外,照光對於人類睡眠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黃玉書醫師點出,藍光有助於治療憂鬱及失眠,像一般的日照陽光就含有藍光,民眾只要到戶外照光即可。不過,關於照光的時間也有所限制,黃玉書醫師舉例,晚睡晚起的夜貓子,需要照早上8時到10時之間的日光約一小時,以改善晚上睡眠,且增加褪黑激素分泌足夠,晚上自然能入睡。而在科技進步下,目前也有「光照治療」,是經由調整睡醒周期,來治療日夜節律睡眠障礙所造成的失眠;至於光照方式與光照時間,則須經過具睡眠專科訓練的醫療人員的判斷與執行。​​

安眠藥需要醫師處方嗎?吃太多有什麼風險?

台灣失眠人口眾多,不少人有服用安眠藥物的需求,但安眠藥並非想買就買得到,需要醫師診斷並開立處方後才能取得。黃玉書醫師強調,安眠藥有很多種類,不同的個案必須針對其失眠的類別和原因來服用安眠藥,合格且專業的醫師在開立處方時通常都會相當謹慎。黃玉書醫師舉例,若為急性失眠、入睡困難型患者,藥物的選擇會以短、中效為主;如為憂鬱傾向或睡眠很短、早醒的患者,則多會選用中、長效型,或者開立具有安眠效果的抗憂鬱劑給患者服用。

黃玉書醫師進一步說明,依據安眠藥的發展與機轉,主要可分為三代。第一代安眠藥物為巴比妥酸鹽類,因安全性較低,易產生依賴性,臨床上已較少使用。第二代苯二氮平類,安全性足夠,即便服用多顆也鮮少危害性命,藥效有助於個案入睡、肌肉放鬆、緩和焦慮情緒;但成癮性高,且可能出現暈眩、頭痛、肌肉不協調等副作用,用藥時需要小心。第三代藥物則為非苯二氮平類如Zolpidem(史蒂諾斯)、Zaleplon(入眠順)、Zopiclone(宜眠安)等,多屬短效藥,能立即滿足睡眠需求,且較少引起日間嗜睡及認知障礙等不良反應;但黃玉書醫師坦言,服用此類藥物後,不少患者開始出現夢遊、半夜起床煮東西吃、到超商拿東西沒付錢後來挨告的案例產生,這些患者都在夜間做出一些自己沒有意識的行為,連帶使得困擾纏身,故黃玉書醫師重申,除藥物之外,應同時輔以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戒除安眠藥。

近年來,民眾已逐漸深知酒駕的危害性。但除了酒精,安眠藥也是影響駕駛人精神、造成交通事故的高風險藥品。黃玉書醫師指出,每個人的代謝速率不同,服用安眠藥後隔日可能出現不同的副作用,代謝較慢的患者,服藥隔日可能有警覺度低、頭暈腦脹、神智不清、昏昏沉沉、走路跌倒等症狀。另外,安眠藥的戒斷症狀也不可忽略,比如部分患者停掉安眠藥時就出現失眠、焦慮不安、脾氣暴躁、注意力無法集中、盜汗、手抖、噁心、嘔吐、厭食等戒斷症狀,使用上不可不慎。

藥局賣的助眠藥又是什麼?

至於藥局販售的助眠劑,則多屬於其他具安眠作用的藥物。黃玉書醫師舉例,市面上最常見的夜夜寧便屬抗組織胺藥物。此外,還有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褪黑激素等助眠藥物,使用上均需考量藥品的品質、來源、劑量、安全性,像是褪黑激素的效果主要在於調時差,若要當助眠藥使用仍有其使用原則。低劑量的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安定神經劑亦可用於治療失眠,但仍可能有副作用。黃玉書醫師呼籲,助眠劑最好不要隨便亂買,先諮詢專業醫師再使用比較安全。

你可能好奇,市面上聲稱有助眠效果的保健品,究竟有沒有效?黃玉書醫師認為,某些保健品對於僅因難以放鬆而失眠的人可能有效,但若症狀已嚴重到需要就醫,保健品的功效就不顯著。黃玉書醫師舉例,部分女性在停經後會出現停經症候群,這時失眠、自律神經失調都是常見的症狀,為了改善因賀爾蒙缺乏所致的失眠,有人會選擇攝取大豆異黃酮等產品來補充賀爾蒙,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效,比起自行購買保健品,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是更好的做法,也能避免傷了荷包又傷身。

預防失眠怎麼做、怎麼吃?家人有失眠困擾如何幫助他?

想要預防失眠,黃玉書醫師建議大家養成按時上床睡覺、準時起床的好習慣,最好在晚上10時~11時就寢,因為這段時間正是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時間,務必把握。以一般成人而言,應睡滿7至8小時,青少年則應睡滿9小時。關於睡眠環境,應減少噪音、關燈睡(黃玉書醫師補充,有研究發現,開燈睡的女性易罹患乳癌、男性易罹患攝護腺癌,均與褪黑激素有關)、維持舒適的室溫、睡前避免看電視或滑手機。

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的好習慣,對於預防失眠也有所幫助。黃玉書醫師分享,晚餐後可補充保溫牛奶,因為牛奶含有色氨酸、維生素,有助於安撫神經;水果中內含維他命B群,對於睡眠也有助益。晚餐後應禁止抽菸,喝茶、酒、可樂、咖啡等飲品,晚間8時後少喝水並少吃宵夜。另外,睡前可以從事一些緩和的活動,比方拉筋、看書、聽舒緩音樂等,亦可泡溫水澡放鬆身心,但不要劇烈運動。

倘若家中有失眠症患者,家屬應給予同理心和支持,並且傾聽其心聲,陪伴患者遠離壓力源。黃玉書醫師提到,親友也可陪伴患者到戶外照光、運動、旅行,藉此紓解患者的壓力。但要是個案已經失眠超過一個月,家屬應鼓勵患者積極就醫,尋求治療。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