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癢無比!24歲女「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影響睡眠 塗保濕乳液可改善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位24歲的年輕女性,就醫後醫師診斷異位性皮膚炎,期間全身皮膚癢得受不了,不自覺就會一直抓癢,皮膚發癢嚴重到導致睡眠中斷影響睡眠品質,且留下許多疤痕感到自卑。

<strong>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示意圖/資料庫)</strong>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示意圖/資料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王淳峻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使得皮膚更容易乾燥、受到外界刺激,產生發炎反應,通常症狀表現為皮膚發癢、紅腫、乾燥和裂開,若嚴重到多處抓破,甚至留下組織液。

王淳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的治療方式包括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以減輕癢感,及保濕乳液維持皮膚保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使用到免疫抑制劑或是生物製劑治療。是一種需要持續注意和照顧的慢性皮膚疾病,良好的日常照護可以幫助緩解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並減少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strong>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的治療方式包括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以減輕癢感。(示意圖/pixabay)</strong>
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的治療方式包括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以減輕癢感。(示意圖/pixabay)

在日常的自我照護中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張辰瑩建議:

  • 保持皮膚清潔和保濕: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和溫水洗澡,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肥皂或洗浴產品。洗澡後,可塗抹保濕乳液,減少乾燥和發炎。

  • 避免刺激因子: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通常會因外界刺激而惡化。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或刺激的物質,如:特定食物、環境因素(如塵蟎、花粉)、粗糙的衣物和化學性成分等。

  • 適當使用藥物及定期追蹤:應按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避免不當使用導致副作用,且用藥過程不可因自覺症狀改善而擅自停藥。

<strong>避免過熱和極端乾燥的環境。(示意圖/pixabay)</strong>
避免過熱和極端乾燥的環境。(示意圖/pixabay)
  • 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過熱和極端乾燥的環境。

  • 穿著舒適的衣物:選擇柔軟、透氣衣物,如棉質或亞麻質材料,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

<strong>選擇柔軟、透氣衣物,可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示意圖/pixabay)</strong>
選擇柔軟、透氣衣物,可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示意圖/pixabay)
  •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因此保持積極的心態。

延伸閱讀
蕭敬騰媽媽出院了!他曝心聲「成無膽之人」:要更加守護她
爬樓梯「兩姿勢」恐讓膝蓋提早老化!醫:「將手壓在膝蓋上面施力」超傷
短期擴大「公費肺鏈疫苗」2天打掉2萬劑!疾管署預估下週使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