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 褲/夏俊山

夏俊山

晚上,聽到有鄰居家裡有在吵:“我是來要錢的,不是拿熱臉來貼你的冷屁股的。”“你不是說了嗎,我也是被‘聯寶訂單’騙了。等歐年寶給錢,我就給你……”

也許是語文老師的職業使然,爭吵中的“冷屁股”一詞竟然讓我產生了聯想。我想起了早已消失的套褲。

寒風呼嘯,雪花飄飛,人們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褲,屁股血脈通暢,不見得就是冷的。如今,宅在空調室內,屁股不會有多冷就不必說了,只說 “冷屁股”為何會成為生活中的常用詞,我覺得大概是套褲造成的。

我的鄉下老家,有一句歇後語“套褲裡囥糧 ——裝粗腿”。這句歇後語流傳的範圍很小,主要是我們的生產隊,出了大隊,大概沒人知道。產生這樣的歇後語,一是跟套褲的特點有關,二是與窮困有關。

套褲只有兩條各自獨立的棉褲管。如果把它掛在屋外曬,遠看就像兩條狹長的布口袋,只不過套褲上端有根布帶子,下端一般也有一條紮腿帶。當然,它不同於士兵小腿上的綁腿布,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步兵都有長長的綁腿布。套褲褲管的末端只是一根不算長的布條。穿套褲極其方便——把兩條褲管往腿上一套,褲管上端的帶子,一頭系在褲帶上,褲管下端用紮腿帶把褲腳紮嚴就行了。套褲對兩腿的保暖效果不錯,可是沒有褲腰、褲襠,護暖了雙腿,卻遮蓋不了屁股。晚上,在鋪了穰草的床上一躺,翻身時互相碰到,啊,屁股冰冷冰冷的。屁股肉厚耐凍,缺點是好久都捂不熱。“冷屁股”成為常用詞,很可能與此有關。

家鄉方言,粗腿也叫奘腿,說某人抱粗腿,意為依附有勢力的人。“套褲裡囥糧”發生在三年困難時期,生產隊三個月沒分糧,很多人斷了頓。貴爹是生產隊的保管員,家裡的孩子餓得有氣無力,他動了心思監守自盜。那可是生產隊的種子糧啊,全生產隊的人都盯著呢,怎麼把糧帶回家呢?貴爹穿的是套褲,褲管下麵紮進了,糧食不會漏掉。褲管上端貼著大腿的地方,可以往褲管裡灌糧。當然,褲管與腿子之間的空隙有限,灌不了多少糧,褲腿就鼓鼓的,變得很粗。貴爹的套褲裡灌了麥粒,往家走的的時候,有人看出來了:貴爹的腿怎麼變粗了?幾個人當場把他抓了個現行!

後來,我們生產隊就有了歇後語:“套褲裡囥糧 ——裝粗腿。”好在貴爹的成分不高,不是地主、富農,否則可能被打得半死,還要押送到大隊由上級處理。貴爹退回糧食後,隊長教訓他一頓,表示等分糧時罰他10斤口糧,也就饒了他。

大概是1963年,我也穿過套褲,當時我已經8歲,覺得套褲不好看,不想穿。媽媽說,套褲好,省布省棉花,穿也方便。她幫我把套褲上端的兩根帶子打成結,套在我頸項上,這樣,我隨便怎麼跳蹦,套褲也不會往下掉。後來,可能是經濟好轉,做棉褲不再節省褲腰那一塊了,穿套褲的人越來越少,我也就不再穿套褲了。

上中學後,我見到殺豬匠仍然穿套褲。不過,跟我童年時穿過的棉套褲不同,殺豬匠的套褲是主要用橡膠布或塑膠薄膜裁制,穿上它不是禦寒,而是防水、防汙,保護裡面的衣服。如今,很多年輕人三天兩頭買新衣服,他們很難想像,消失了很久的套褲是什麼樣子,只有一些老人,回憶往事,搜索殘存的記憶,大概還有套褲的蹤影吧?(圖:夏俊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