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從大銀幕到氫彈的真實世界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奧本海默》不僅探討原子彈的誕生,更在劇情中深入描述了奧本海默、科學家和美國政府之間對「氫彈」的熱烈辯論。在這場辯論中,後被尊稱為「氫彈之父」的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更是在劇中扮演著一個極具特色的人物。考慮到尚未進戲院觀賞的朋友,在這邊就不著墨太多有關劇情,只是單純地從科學角度來探討一下「氫彈」。

首先,要談論氫彈,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核分裂」和「核融合」。核分裂是當一個重原子,如鈾或鈽,分裂成較輕的元素時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事實上,二戰期間,美軍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其威力便是源於這種分裂。

而核融合,則是兩個輕原子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同時釋放巨大的能量。這是「太陽」和其他恆星如何產生能量的方式,也是氫彈的工作原理。

核融合之前 須經核分裂

氫彈內核融合示意圖 (圖/freepik)
氫彈內核融合示意圖 (圖/freepik)

理解了這兩個概念後,我們再深入探討氫彈的工作原理。氫彈的運作可以認為是兩階段的爆炸:首先,原子彈(基於核分裂)的爆炸會產生足夠的高溫和高壓,使得氫核融合的條件得以達成;隨後,核融合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是氫彈的主要爆炸階段。所以,當氫彈爆炸時,其實是兩者的聯合作用:核分裂引發的原子彈爆炸,以及隨後的核融合爆炸。

但這兩者在威力上的差異是巨大的。氫彈的爆炸能量遠超過傳統的原子彈,甚至可以是數百至數千倍。這也是為什麼,只要有國家宣布成功開發氫彈,其地區和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和威懾能力都會大幅增加。

歷史上,最大的核爆炸來自蘇聯於1961年試爆的沙皇炸彈(Tzar Bomba),其威力相當於5000萬噸TNT,這讓二戰期間投放於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相形見絀。

除了美國和蘇聯,其他幾個核武大國如英國、法國和中國也都研發成功氫彈。而在亞洲,印度和巴基斯坦均聲稱擁有核武,但外界普遍認為它們尚未研發成功氫彈。

儘管氫彈的威力如此巨大,但幸運的是,它從未在實際戰爭中被使用過。然而,冷戰期間,兩大超級大國數次因為危機和誤判而幾乎動用核武,例如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自從進入核時代以來,全球有8個國家已進行了超過2000次的核試爆。美國是第一個進行核試爆的國家,其次是蘇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而以色列被外界猜測擁有核武,但至今仍未公開確認。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延伸閱讀:

1.《奧本海默》 一場科技與道德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