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離岸流一天3溺斃,丁寧兒子險被海捲走!平靜無浪竟危險,2招脫困保命


【蔡經謙報導】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卻可能因為離岸流而波濤洶湧!日前基隆大武崙沙灘在一日內爆發3起溺水事故,21歲、42歲、47歲男子溺水,送醫後均宣告不治。在基隆大武崙溺斃意外的同一天,演出《一家團圓》等戲劇的演員丁寧於臉書透露,自己和丈夫也在當天帶孩子們前往基隆旁的萬里翡翠灣海洋樂活村遊玩,不料竟親眼目睹老三被離岸流拉走。

丁寧回憶,「老三被離岸流一下子拉到外面去的時候只有幾秒,我衝過去拿救生衣一邊跑一邊穿上、下水」,當她奮力往前想要前去營救時,只見兩位帶著浮標的救生員已早她一步出動,待在小孩身邊安撫,最後平安落幕。

丁寧事後對小孩機會教育,強調下次在海邊要先穿好救生衣,詢問教練或大人哪一區安全,再下水遊玩,孩子也學到了教訓:「不要去沒有白色浪的地方玩」、「要去有很多人玩的地方」、「要穿救生衣」。

離岸流是什麼?海邊戲水留意沒白浪花、海面顏色不一樣的地方

離岸流有多可怕?該如何注意呢?根據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台灣海洋教育中心指出,離岸流是海浪打向岸邊後,水從深處堆擠衝回大海的強勁海流,只要「海岸線中間無浪花、看似平靜的區域」、「海面顏色與周圍不一樣處」,就可能是離岸流,寬度可達10~30m。

根據台灣海洋教育中心與《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資料,離岸流常出現在一些特定地形:

  1. 沿岸沙洲有漕溝的地方(沙洲之間)

  2. 從海岸向外突出的堤防側邊

  3. 擺有消波塊的岸邊

  4. 碼頭附近

  5. 海岸邊水比較深的地方


別誤以為風平浪靜適合游泳!玩水戴泳鏡別戴蛙鏡:3事前準備減少溺水風險

由於離岸流和周邊翻滾的白浪相比,看來更風平浪靜,往往會讓民眾誤以為更適合戲水,增加溺水風險。專家特別提醒,除了要避免在離岸流處玩水外,有要多種準備避免憾事發生:

  1. 穿救生衣下水:救生衣可增加浮力。

  2. 戴泳鏡別戴蛙鏡: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教授胡健驊受媒體訪問指出,蛙鏡面積較大,容易被水一沖就掉;戴較不會掉的泳鏡能讓人在水中也能清晰視物,較不會因為緊張而把眼睛閉上。

  3. 戴蛙鞋、呼吸管等: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理事長黎榮章曾受媒體訪問建議,穿蛙鞋可增加游泳推進力;呼吸管能減少嗆水機率。

遇離岸流逆向游泳反會耗盡體力!專家曝2招自保訣竅

若不慎被離岸流沖向海外,特別注意不要試圖「逆向回游」!有網友於PTT分享,自己女友有自潛、水肺潛水執照,兩人雖自認水性不錯,但仍不慎被離岸流送往外海,且「游不回去」。幸好,在兩人越來越恐慌時,被救生員與一位玩立槳的男子搭救。黎榮章指出,人類無法逆著離岸流前進,這麼做反而容易耗盡體力,增加溺斃的機率。

離岸流自保方式1:隨波逐流後水平游開

綜合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與黎榮章資料,民眾應先「隨波逐流」,放鬆身體,讓頭浮出水面;等到察覺流速減緩後,再「沿著與海岸平行的地方」或「左右兩側45度角」游離離岸流;脫離離岸流後,再慢慢游向岸邊即可。

離岸流自保方式2:盡量漂浮等待救援

若民眾不會游泳,或無法靠自己的能力游回岸上,救生員、戶外安全推廣協會特約講師張景泓建議,可在岸上有人,或海上有船、獨木舟、SUP、衝浪的人過時求救,並用水母漂、仰漂等省力的方式,在海面上等待救援。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奪命離岸流一天3溺斃,丁寧兒子險被海捲走!平靜無浪竟危險,2招脫困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