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牌心理學 得銅牌比銀牌更開心 這是真的嗎?

選手奪牌,不見得會開心?研究顯示,得銅牌的選手比銀牌選手更開心,且更願意自我挑戰。這樣的心理不只發生在運動場上,更在日常生活不斷上演。

同樣是「比較」 銅牌、銀牌選手心裡想的大不同

第2名成績優於第3,因此按理來說,第2名的人應該會更開心,但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銅牌選手比銀牌選手更開心。

一篇發表在2020年《實驗心理學雜誌:總論(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研究,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利用臉部表情辨識系統來分析2000年至2016年奧運共413名得獎選手,他們上台領獎、拍照時的表情照片,發現銅牌選手的表情比銀牌選手更容易露出微笑。

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比較」,但銀牌和銅牌選手比較的立基點不同。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指出,第2名會「向上」比較,會問為什麼不是我第1名、甚至嫉妒第1名的人,心裡可能會想:「要不是剛剛有地方失誤,不然一定是我冠軍」;但第3名則是「向下」比較,因為第3名是擊敗第4名選手,因此想的可能是「剛剛有做得不錯的地方,所以我贏了。」

蔡宇哲也表示,第2名選手往往是奪冠的熱門人選,因此在自我和周遭的人期許下,對奪牌的渴望會愈強,因此產生的落差感愈大,「如果是沒有預期會得獎,或得銀牌的獎項是該國史上第1個,那感受就會不同。」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反事實思考 亞軍心裡會腦補各種不同的假設

其實早在1892年,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心理學原則(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書中就寫道:「第2名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丟臉的人,第2名的勝利沒意義,因為就差那麼一點就可以擊敗那個人。」他稱這樣的心理狀態為「反事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

雖然這是19世紀的心理理論,但已經有許多研究支持這樣的說法。1995年,美國囔乃爾大學心理學家梅德韋克(Victoria Medvec)、吉洛維奇( Thomas Gilovich)和多倫多大學的梅迪(Scott Madey)研究1992年巴塞隆納夏季奧運,記錄他們被宣布獲獎和上台領獎的影片,並將心理情緒評分,1分是痛苦不悅,滿分10分是狂喜。

平均分數來看,在宣布獲獎時,銀牌選手是4.8分,銅牌則是7.1分;在頒獎典禮上,銀牌選手的分數降為4.3分,銅牌選手則是5.7分。

日前曾發生英國拳擊選手惠特克(Benjamin Whittaker)因為得銀牌而不悅,拒絕配戴獎牌,且擺臭臉和其他選手在講台上合影,事後表明,他覺得不甘心,沒拿到金牌就是失敗。

(英國拳擊選手惠特克在奧運獲得銀牌,但因為自覺表現不如預期而拒絕配戴獎牌。圖片來源 / benwhittaker@Instagram)

行為心理學家麥克羅(Peter McGraw)指出,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人們會因事實而捏造出各種沒發生的假設,「對亞軍而言,他們會設想各種沒有奪冠的原因來彌補失敗的心理;對銅牌選手來說,他們想的是沒發生的事:幸好我沒有得第4名。」

注重過程而非結果、降低期望 能免於反事實思考

反事實思考會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自我怨懟中,專家建議可以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以降低這種不愉快的感覺:

1.自我訓練成長型思考

蔡宇哲指出,成長型思考是運動員必學的心理建設,也對工作、學習有幫助。「成長型思考」著重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比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思考過程中可以如何調整讓結果更好,」蔡宇哲指出,這樣的想法會讓一個人願意努力和挑戰,對挫折也更有韌性,「因此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總是不斷思考如何超越自己,而不是跟其他人比較。」

蔡宇哲也說,之前有研究也發現,有這樣思考習慣的選手,得獎感言常常是怎麼訓練會更好,未來會更加努力奪冠等等的內容。

2.降低初始的期望值、別想太多

降低期望也是不錯的做法,如同加薪,A期望加15%,卻只有10%;B期望加3%,卻得到了5%,雖然加薪幅度B比A少,但B可能會比A更高興。

麥克羅也分享自己的經驗。考伯恩(Emma Coburn)是障礙田徑選手,可能成績達不自我預期,她曾和麥克羅討論職涯,麥克羅跟她說:「什麼都別想,放手一試,看看跑步能帶給妳什麼。」之後她在2016年的3,000公尺女子障礙田徑賽比賽拿到銅牌,這是美國史上該項目的第1面獎牌,也在2017年獲得世界田徑錦標賽金牌,「我很高興降低期望能解決她的問題,如果當時放棄,就沒有後來的成績。」

延伸閱讀:

3招告別「報復性熬夜」 別再當睡眠小偷換取自由時間

厭世感揮之不去 青少年尋求身心科支援

只想當別人眼中的好人?淺談「看不見的自我」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