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同時接受電波、音波拉皮竟毀容 關於這2種美容法的6個必知QA

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愈來愈多人借助醫療技術幫助凍齡。但媒體報導,一名40多歲女子在「舒眠麻醉」狀態下接受電波及音波拉皮兩種療程後,造成臉部深二度灼傷及視網膜破洞,駐顏不成,反在臉上出現大小不一的橘黃色水泡,即使經過治療,仍滿布傷痕,造成身心巨大創痛。

女子並質疑,醫美診所違反常規同時使用兩種儀器、並進行全身麻醉,而且麻醉打在屬於禁忌的眼部,同時,音波拉皮的治療仿單寫著限由「整型外科及皮膚科醫師」使用,但替她操作的醫師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格。

其實不少愛美人士都會微整「修修臉」,包括藝人徐乃麟、瘐澄慶、郁方等,都曾透過電波拉皮,幫助肌膚維持緊實。只不過,這個原本幫助人們回春的「青春魔法師」,怎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它真有這麼可怕?

Q1:什麼是電波拉皮和音波拉皮?

長庚診所副院長胡倩婷解釋,電波和音波拉皮都是利用熱能加熱皮膚或脂肪組織,讓組織收縮、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達到肌膚緊實飽滿的效果。

差別在於,電波拉皮是以「容積式加熱」方式,均勻達到真皮層和脂肪層,可以處理眼周和額頭較薄的皮膚,而且不用避開神經走向;音波則利用高強度聚焦式超音波,無數熱凝結點形成凝結線,作用到肌膚較深的筋膜層刺激收縮、到達更厚的皮層,適用於法令紋和臉頰拉提。

美麗境界診所院長曾忠仁進一步表示,由於電波是將肌膚整塊面積加熱,溫度不宜過高,拿捏不好灼傷風險較高;音波的能量則聚焦在一個一個小點,因此可以使用較高的能量、溫度,即使灼傷也相當輕微,外觀難以察覺。

曾忠仁進一步指出,電波拉皮大約20年前問世,當時認為適應症主要是緊緻;音波拉皮則約在10年前出現,適應症主要是拉提,但現在兩者區分已不明顯。他個人的區分方式則是,電波適合臉部微胖有肉的人,偏瘦的人則適合做音波,因早期電波的副作用之一是脂肪被破壞後導致局部凹陷,瘦的人可能看起來更瘦。

Q2:電波和音波拉皮可以同時進行嗎?

胡倩婷認為,只要電波和音波拉皮兩個療程間隔半小時,就能同時進行。例如,有些人做完電波後,兩頰還是較鬆弛,只要敷臉散熱後,大約半小時後就能接著做音波拉皮。

曾忠仁則認為,兩者可以同時進行,因為音波可以穿透比較深,電波最佳的作用深度則比音波來的淺,因此深層做音波的同時,淺層也可做電波輔助,兩者其實沒有衝突,不一定需要間隔一段時間,端看每個醫師的操作習慣。

(醫師提醒,電波原則上不建議進行任何麻醉,音波則允許各種麻醉方式,但為了安全起見,不建議採用全身麻醉的舒眠麻醉或插管麻醉。圖片來源:pixabay)

Q3:電波和音波拉皮可以進行麻醉嗎?

「原則上,電波不建議進行任何麻醉,音波則允許各種麻醉方式。但若是病人特別怕痛,進行電波拉皮療程時,可以在皮膚表面擦麻醉藥,搭配使用止痛藥;他並強調,即使音波可以使用各種方式麻醉,但為了安全起見,不建議採用全身麻醉的舒眠麻醉或插管麻醉。」曾忠仁表示。

原因在於,電波是將整塊皮膚加熱,每個人對能量強度、熱的感受和忍耐度不一,因此必須讓病人保持清醒狀態下才能及時反應,維持自我保護機制,如有熱燙的感覺,操作者就要調低能量,避免病人燙傷。

雖然音波也是組織深度加熱,但能量固定,且聚焦在非常小的點,即使局部出現些微燙傷,表面外觀也看不出,因此可以在麻醉狀態下操作,麻醉深度則視施作範圍、能量強度及病人的耐痛度來決定。

曾忠仁進一步提到,麻醉分為擦麻醉藥的表皮麻醉、注射在局部皮膚的麻醉劑、注射在主要神經通路上的神經阻斷麻醉法、靜脈注射的舒眠麻醉以及靜脈注射搭配插管的全身插管麻醉。前三者的安全性高,但舒眠麻醉和插管麻醉屬於全身麻醉,病人會失去意識,風險高出許多,不建議在音波拉皮使用。

胡倩婷特別提醒,舒眠麻醉屬於打點滴式把麻醉藥送到腦部,造成淺眠狀態,但因沒有插氣管,必須格外小心並檢視呼吸道是否暢通,且因麻醉時間較短,對於麻醉科來說,風險比插氣管的深度麻醉還高。

胡倩婷在操作電波和音波拉皮上,則會讓病人擦麻醉藥、吃止痛藥後再治療,病人在過程中仍會有溫熱感,而且意識清醒,能和操作醫師維持互動溝通。

Q4:電波和音波拉皮有什麼風險?

「風險不在於機器,在於操作人使用的能量,」胡倩婷說,無論電波或音波拉皮,風險都在於個人可承受多少能量。

假使全身麻醉,能量超過病人忍受度又無法及時反應,就可能燙傷,但只要遵守操作守則,是相當安全的療程,就像跑車本身很安全,但駕駛人油門踩太多,就可能釀禍,「機器本身沒問題,是技術問題。」她並分享自身經歷,操作15年來,並未遇過病人起水泡。

(國內法規規定,除了施行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醫師,需具備特管辦法規定的資格外,只要具醫師資格、就可以執行美容醫學療程。圖片來源:pixabay)

Q5:誰可以操作電波和音波拉皮?

目前醫師法規定,只要有醫師執照、具備醫師資格,就能操作電波和音波拉皮,但胡倩婷表示,一般業界還是認為皮膚專科及美容相關專科醫師熟悉皮膚構造,操作起來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也比較安全。

曾忠仁補充說明,早期電波儀器只販售給皮膚科及整形外科醫師,最新的儀器則未限制;而部分最新的音波儀器仿單雖寫明限整形外科和皮膚科醫師使用,但各家廠牌儀器的仿單可能有不同說明。

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何叔安表示,依目前醫師法、醫療法規定,除了施行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醫師,需具備特管辦法規定的資格外;只要具醫師資格、就可以執行美容醫學療程。而醫療器材仿單內容與醫事相關法規的歧異,則有賴衛福部未來進一步的解釋。

Q6:想做電波或音波拉皮,民眾要如何確保自身安全?

電波和音波拉皮已是相當成熟的醫美療程,但醫師建議,想嘗試的民眾仍應留意以下幾件事,才能降低風險:

1.慎選誠實、值得信任的醫療院所:例如有些診所會使用來路不明的儀器探頭,可能有構造、能量不穩定的疑慮,胡倩婷建議,找一間誠實的醫院或診所,也可以請對方出示原封的探頭,認明是否有雷射標章及衛福部許可證字號。

2.找熟悉、有口碑的醫師:民眾可以多打聽、多做功課,找一位可以信任的合格醫師,此外,病人是在清醒下進行療程,如果發現操作者不是同一人,也可隨時提出疑問。

3.注意麻醉方式:胡倩婷提醒,民眾一定要和醫師或諮詢師討論並確定麻醉方式,有時對方會說打「牛奶針」(即白色全身麻醉藥Propofol的俗稱,會有血壓下降、心搏變慢等副作用),打完人會感到輕鬆,睡著後再進行療程,這時一定要三思,避免在不知情下被全身麻醉。

曾忠仁也再三強調,不要為了怕痛就要求全身麻醉,否則病人對治療效果、能量強度的回饋就看不到,尤其電波拉皮造成的熱傷害不是在操作當下就知道,要過一陣子才出現,一定要遵守安全操作守則。

「最早麻醉是為了開刀治病,如果美美進去(做微整),卻為了接受不是那麼痛的治療而全身麻醉,最後進了醫院,太划不來。」

延伸閱讀:

注射玻尿酸,讓你變更美還是變更糟?

雷射美容糾紛,究竟是「誰」的錯?

你的美容保養知識正確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