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較長壽原因有解?日本「魚類生殖細胞」研究發現關鍵因素

日本研究團隊揭露女性較長壽原因。(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日本研究團隊揭露女性較長壽原因。(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包括人類在內,許多動物的雌性壽命比雄性長,但其中的詳細機制尚未明確。因為即使是壽命相對短的小白鼠,也有數年之久,如此需要長時間的實驗,使得相關研究變得困難。不過,日本大阪大學一研究團隊近日發現,精子和卵子等生殖細胞會縮短雄性魚類的壽命,但卻延長雌性魚類的壽命。這被認為是導致性別間壽命產生差異的原因之一,相關論文已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上。

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大阪大學教授石谷太及其團隊將目光投向了一種非洲淡水魚「非洲麗魚」(Turquoise killifish),牠們體長約4公分,壽命僅有數個月,方便研究。同時,研究人員還改變了魚的基因,使這些魚天生無法自產生殖細胞,結果發現,雄性魚的平均壽命延長了13%,從原先的平均120天增加至145天,而雌性魚的壽命卻縮短了7%,從平均145天變為135天左右,壽命差異逆轉。

團隊進一步研究無法產生精子的雄性魚,探索壽命增長的原因,發現牠們的肝臟會產生更多的活性維生素D,這種物質與鈣和磷的代謝密切相關,且有助於維持肌肉再生能力和骨骼量等。相比之下,無法產生卵子的雌性魚,女性荷爾蒙減少,凝血蛋白質增加,使得血管中血栓的風險升高。

另一方面,研究團隊發現,在正常有生殖細胞的魚中,適量補充活性維生素D,也可使雄性魚的平均壽命延長21%,雌性魚的壽命延長7%。有研究指出,在人類百歲以上的長壽者中,有時也會發現與維生素D相關基因的特徵性變化。

對此,奈良縣立醫科大學老化與壽命研究教授中村修平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脊椎動物的壽命與生殖細胞之間的關聯,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成果。研究還闡明了無脊椎動物所沒有的壽命性別差異,以及與維生素D的關係,這些發現都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為脊椎動物的性別壽命差異,提供了新的視角。

更多 TVBS 報導
日本連鎖餐廳端「整碗生雞肉」上桌 他吞下肚網傻:光看就腹痛
日本姬路城擬採價格雙軌制 外國客買門票恐「比當地人貴6倍」
陸人看小紅書湧日本海邊「趕海」 爽撈龍蝦鮑魚當地居民氣炸
開車繩縛日高中妹!綁1.5hrs狂碎唸 噁男苦求「跟我壞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