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首次獨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德國之聲中文網)77歲的哈佛大學教授戈爾丁(Claudia Goldin)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評審團表示,她“加深了我們對女性勞動力市場的理解”。

戈爾丁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這個獎項“很重要”,但勞動力市場上仍存在“巨大的”性別不平等。

通過研究美國勞動力市場中的女性歷史,戈爾丁展示了一些歷史上影響女性勞動力供需的因素,評審團解釋道。

“她證明了性別差距的原因隨時間而變化”,諾貝爾委員會成員哈爾馬松(Randi Hjalmarsso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哈爾馬松補充說,盡管戈爾丁並沒有研究政策,但她的工作為世界各地不同的政策提供了“基礎理論”。

諾獎委員會指出,全球大約50%的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而男性則為80%,但女性的收入較低,也不太可能達到職業生涯的頂峰。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獲獎者人數最少。除了戈爾丁,自1969年首次頒發以來只有另外兩位女性得主,分別是:2009年的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和2019年的杜弗洛(Esther Duflo),戈爾丁是第一位作為唯一得主獲得該獎的女性。

戈爾丁的特殊貢獻

評審團表示,戈爾丁已經“梳理檔案並收集了美國200多年的數據”。

哈爾馬松在采訪中稱戈爾丁為“偵探”,並說:“她研究了許多人,比如許多歷史學家,之前決定不去研究的東西,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數據不存在。”

戈爾丁的研究還顯示,女性參與勞動的趨勢並非總是上升的,而是隨著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實際上呈現出了一個“U型曲線”。

隨著20世紀初服務業的增長,女性的參與度開始增加,戈爾丁將這種趨勢解釋為“結構變化和社會規範不斷演變”的結果。

評審團還指出,盡管經歷了現代化的進程,比如伴隨著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中女性比例的上升——但男女之間的收入差距長時間內幾乎沒有縮小。

評審團表示:“根據戈爾丁的說法,部分解釋是,影響終身職業機會的教育決策是在相對年輕的時候做出的。”

盡管歷史上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教育和職業選擇上的差異,但戈爾丁已經證明,“這種收入差異現在主要存在於同一職業的男女之間,而且大部分是隨著第一個孩子的出生而產生的。”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戈爾丁的研究還證明了避孕藥的推廣在20世紀加速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因為它“為職業規劃提供了新的機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