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罹癌又負債、幕前消失8年!1招檢查揪病變大降70%死亡率


【林辰晏報導】還記得播映時間超過十年、共有2000多集的電視劇《鳥來伯與十三姨》嗎?頂著一顆經典鳥窩頭的「鳥來嬤」吳敏,近年來消失於幕前,直至最近才有新聞報導,他因參政落選、投資失利被追債而淡出演藝圈,這兩年才又重啟活動。而吳敏過去受訪時,還曾透露自己曾罹患子宮頸癌,須向人借錢才能治療,幸而至今未曾復發。

子宮頸癌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的疾病,不只吳敏,許多女性演藝名人,例如梅艷芳、傅娟、陸明君、蠟筆小新配音員蔣篤慧等,皆曾經歷過罹患子宮頸癌的夢魘,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而依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子宮頸癌死亡人數為668人,子宮頸癌更成為我國婦女癌症死因第8名。

奇美醫學中心中西整合科主任郭世芳醫師曾受訪表示,子宮頸癌早期常見的症狀有下半身或下腹部疼痛、陰道不規則流血、大小便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等。

女性有8成感染HPV機率,子宮頸癌篩檢率卻逐年降?

台北市立聯合中興醫院婦產科醫師洪芝晨曾為文指出,90%以上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簡稱HPV)有關,女性終其一生約有80%感染HPV的機率,而且年齡層有越來越低的趨勢。

因此近年出現較多呼籲年輕女性施打HPV疫苗的預防措施,反而可能相對忽略子宮頸癌抹片檢查的重要性。美國密西根大學曾發表於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新聞平台的資料指出,有近5成的子宮頸癌於49歲之後被診斷;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美國國家癌症機構與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的大型研究也發現,45-60歲婦女子宮頸癌抹片篩檢率正在下滑。

然而將焦點放回到台灣,我國政府自民國84年起,提供公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的抹片篩檢。不過根據國健署2018年抹片篩檢比率的統計資料,篩檢涵蓋率為49%,仍有近5成的女性未進行抹片篩檢。

前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現任木生婦幼診所婦產部醫師陳德嫻曾撰文表示,近年子宮頸癌的抹片篩檢率更因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的篩檢人數僅200多萬人,不但較2019下滑了7%,也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

抹片篩檢降7成子宮頸癌死亡率

子宮頸癌是最能夠被預防的癌症之一。2020年發表於《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預防成效皆有賴於抹片檢查與HPV檢測,能提早發現癌前細胞病變,也可以直接辨別體內是否存在引起癌症的HPV病毒。

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蘇若荃曾於受訪中提到,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提早發現癌前病變,可有效降低約70%的子宮頸癌死亡率。 隨著國內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從民國8、90年代每10萬人中有30人以上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於近代人數驟降到個位數內。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屠乃方醫師曾受訪表示,歸功於抹片檢查能及早讓婦女在子宮頸癌前病變就發現。

子宮頸癌是少數擁有預防疫苗的癌症,然而為有效防止子宮頸癌發生,除了抹片篩檢的推廣,世界衛生組織更宣誓希望於2030年能消除子宮頸癌,因此呼籲HPV疫苗接種成為國際趨勢。

非年紀大才罹子宮頸癌 5點提高篩檢準確性

屠乃方醫師曾指出,雖然子宮頸癌主要好發於50-60歲左右的女性,但20、30幾歲的年輕女性也可能發生,醫師建議年輕人,例如18歲左右就發生性行為者,最好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時間是在發生初次性行為後約3年。

為避免影響抹片的準確性,國健署建議女性做檢查前應留意以下5點:

  1. 不要沖洗陰道

  2. 避免盆浴

  3. 勿放置塞劑

  4. 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

  5. 避開月經期間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原文引自:鳥來嬤罹子宮頸癌又負債、幕前消失8年!1招檢查降70%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