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新電影」實體特展 公開女性影人文物

記者王丹荷/綜合報導

國家影視聽中心回顧臺灣新電影時期女性的角色和貢獻的「她的新電影」專題影展已於6月初開幕,為讓影迷觀眾身歷該時期創作者的工作狀態,於新莊場館1樓大廳設置實體展覽「當她們做電影」。策展人洪瑋伶打造出1座電影小屋,復刻80年代客廳、工作室等空間,並首次公開臺灣新電影時期女性電影工作者塵封多年的工作文物。

臺灣新電影時期仍由男性主導的電影產業,女性難以在其中獲得與成就相應的認可與機會;少數獲得機會的「她」們,雖有機會參與關鍵性創作或投入片場工作,卻在目前的新電影論述中缺席。專題策展選片希望著重此時期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並展映80、90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論述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

「當她們做電影」實體展覽呼應「她的新電影」專題概念,分為3大部分:走進小屋首先迎來「誰是許淑真?」的展區。場域布置成臺灣80年代常見的家庭客廳樣貌,介紹在多部臺灣新電影時期作品,如《兒子的大玩偶》、《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小爸爸的天空》擔任副導、編劇、企畫多項工作,並和朱天文、侯孝賢、丁亞民一起拿下金馬第20屆最佳編劇獎的許淑真。藉由影人訪談短片,以及她曾投入參與的劇本手稿、工作照和從業編導證中,讓「許淑真」這個名字再次鮮活,並感受為何電影人們會充滿感情的回憶:「她是什麼都會的阿真。」

文學和影像相輔相成的創作關係,則透過「鋼筆到攝影機的自我實踐」展區呈現。《自己的天空》、《冬冬的假期》、《殺夫》、《鬼的狂歡》等6部作品,以6座裝置對比文字小說到改編電影的片段,不僅可以看見女性作家的小說和男性導演的電影同步對話,並閱讀80到90年代初女性的核心關懷,以及她們如何在創作領域中尋求自我表達的位置。最後,「域外之境的電影夢」展區匯聚女性創作者實踐電影理想的工作文物,舉凡膠卷、勘景照、攝影機等,同時記載了創作思考的歷程,更展示她們構築電影的獨特路徑。

「當她們做電影」實體展覽希望彰顯新電影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誰是許淑真?」展區聚焦女性影人許淑真。(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域外之境的電影夢」展區匯聚女性創作者實踐電影理想的工作文物。(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