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種胃痛」又皮膚黃癢!一照是腫瘤 醫嘆:癌王太狡猾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癌症」蟬聯國人死因榜首已經40年,其中「癌中之王」胰臟癌更是因為早期難以發現,患者察覺異樣時多半已經錯失治療良機,5年存活率不到5%,不過其實胰臟癌還是有跡可循,有位60多歲婦人有長期胃痛的舊疾,近期又發現皮膚「詭異變黃」而求診,醫師發現不對勁,進一步檢查發現3.5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

皮膚變黃恐要留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皮膚變黃恐要留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分享案例,最近一位60多歲的女性病患因為皮膚變黃來急診就醫。這名病患在一年多前就曾經因為胃痛做過胃鏡檢查,當時發現有胃潰瘍,曾經吃潰瘍藥一段時間。不過四個月前,又開始覺得胃「幽幽地痛」(隱隱作痛台語),因此認為是胃病沒好,就在家裡附近診所拿胃藥吃,但胃痛都沒有明顯的改善。

錢政弘問診時察覺有異,追問患者胃痛跟進食有關嗎?吃完東西會不會特別痛?阿姨則稱:「整天上腹部都幽幽地痛,有沒有吃東西都一樣,也不會劇痛,食量越來越小,吃不到半碗飯⋯最近十天我發覺全身越來越癢,小便變成烏龍茶的顏色⋯」。

錢政弘一聽驚訝,他評估這些症狀都表示膽管有嚴重的阻塞造成黃疸,且是「癌症引起」的可能性最大。果真一照超音波在胰臟的頭部就看到一個深黑色3.5公分的腫瘤,胰臟的胰管也擴張到5.7公釐,肝臟內外的膽管都明顯的擴張,幾乎可以認定是胰臟癌。

阿姨誤以為胃痛,檢查才知胰臟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阿姨誤以為胃痛,檢查才知胰臟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錢政弘說明,長在胰臟頭部的腫瘤會堵住膽管和胰管,造成消化酶(脂肪酶)無法進入十二指腸,可能導致大便會有浮油出現。然而這位阿姨表示沒有脂肪便或是背痛,一直以為腹部幽幽地痛是胃痛,直到體重減輕和全身發癢 ,才發覺不對勁,讓他直呼「胰臟癌真是狡猾」。

錢政弘也列出胰臟癌在不同部位出現的症狀,提供大家參考警覺

頭頸部:體重減輕、黃疸、膽管炎、飯後疼痛、腹脹、脂肪便

體部:上腹痛或背痛

尾部:上腹痛或背痛,轉移部位疼痛

更多 TVBS 報導
一樣26度!冷氣1功能「冷到頭痛」 內行喊別亂開:根本吃電用的
腹脹就醫「驚罹奪命癌王」!吃飽易脹氣當心 醫示警早期4症狀
趕快回家抱爸媽!4生肖越孝順越好命 財神最愛「孝順虎」
背痛竟罹「奪命癌王」!有5徵兆小心了 醫嘆:早期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