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好女 追憶楊德昌

中國時報【汪宜儒╱台北報導】 「年過50,回頭檢視自己走過的一切,發現不論是面對家庭、感情或其他社會關係,所有的答案,楊德昌的電影裡都有了。我想用劇場的方式,懷念這位導演的精神,追憶80年代的青春、人情與創作關係。」資深劇場工作者劉培能,推出全心製作《台北好男好女》向楊德昌致敬,6月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演出。 懷念那年代批判力道 52年次的劉培能目前是台灣戲曲學院劇藝系主任,從小就愛看電影的他,認為新浪潮電影帶給了自己這一輩人很特殊的養分,「除了獨立精神,那一代的創作人互相連結、扶持的精神,以及因為人際情感而延伸出來的創作形態,現在已經不見了。」 他強調,「我希望從楊德昌與那年代的精神出發,一方面提醒那種良善互助的感情,一方面喚起楊德昌那樣對社會的批判力度與觀察角度。」 讓電影角色重組交錯 楊德昌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先驅代表之一,風格寫實、對話與情境犀利帶評判力道,多以台北、台北男女為主要場景人物。他行事謹慎,作品量不多卻都十分完整表述個人對社會的觀察與角度。過去曾以《海灘的一天》、《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等作品先後拿下亞太影展、金馬獎、坎城影展、東京影展等大獎,在國際影壇廣受肯定。2007年,楊德昌逝世後,侯孝賢就曾感嘆:「楊德昌一走,台灣新電影也走了。」 《台北好男好女》以楊德昌7又4分之1部電影為根底,包括《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恐怖份子》、《一一》等,由編劇蔡依雲重新拆解、組合,寫成一個全新故事,劇中所有男女角色都有點楊德昌電影角色的影子,虛實與想像交錯。 劉培能說,很懂楊德昌電影的觀眾,一定會找到很多樂趣,「角色們的後續發展,互相的關係連結,編劇都放了很多新的想像。」 《台北好男好女》由楊雲玉執導,將於6月20至22日在台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國光劇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