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取景熱點 蘋果谷市出現不少名人

南加內陸蘋果谷市(Apple Valley),是多部好萊塢影視作品拍攝取景地,也有美國多位名人出自該地。從歷史沿革看,這裡有深厚歷史背景。

蘋果谷與好萊塢電影有長期合作關係,也成為很多獲獎影片、電視節目及廣告的拍攝地點。據統計有多達近20部影視作品在這裡取景拍攝。比如2012年的「Divorce Invitation」以及2008年的「Eagle Eye」等。這裡出現的名人也不少,有歌星、演員、職業運動家、雕塑師、企業家、音樂家、奧斯卡獲獎者等。

據市府提供資訊,當地的歷史遠比建市時間要早,歷史學家在市區莫哈維河沿岸發現早期Serrano印地安人居住的遺跡。這些原住民在西班牙傳教士到來前,就已經在這裡定居。19世紀晚期,稱為Paiute的印地安人也遷移到這裡。莫哈維河邊的小徑是當時獵人、淘金者、騾子和摩門教徒的行走路線,早在1849年至1859年,超過1萬3000人通過此地。1860年,早期先驅Silas Cox在蘋果谷地區建造第一棟小屋,第二年就開通當地歷史上第一條道路。

至於蘋果谷名字的由來,雖然有很多解讀,但比較可信的,還是已故當地歷史學家漢普頓(Mary Hampton)的說法,「1920年代這裡有許多蘋果園」。還有一種說法,也有參考價值;就是Apply Valley一詞源自早在1900年代初這裡有一家稱為Appleton的土地公司。據當地早期居民說,雖然那時候當地種植蘋果,但數量不是特別多,並非以噸(ton)計算,因此就將Appleton簡化,取Apple一詞,稱當地為Apple Valley。到1920年代,當地果園生產蘋果數量激增,僅僅過十年左右,由於發生大蕭條,果園就逐漸消失。

蘋果谷也有過令人誇耀的時期。由於氣候特點土地廣闊,這裡曾建造很多不同牧場。一些有經營頭腦的人,追捧這裡的沙漠氣候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比如結核與哮喘。部分牧場提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創傷症候群患者的修養所,也有牧場發展為旅館。人們來到蘋果谷享受遠離大城市的西部生活方式,比如騎馬、參加牛仔競技表演等。

現代蘋果谷的創始人是巴斯(Newton T. Bass)和韋斯特倫德( B.J.''Bud'' Westlund),他們均為企業家,是加州長堤石油天然氣業合作夥伴。兩人在1946年成立土地公司,在蘋果谷開發休閒度假住宅區、建造酒店,請名人來參觀。經過十年發展,市區出現銀行、教堂和學校,還建一個高爾夫球場、醫院和近200家公司。

目前蘋果谷擁有多家大型連鎖超市,比如沃爾瑪、目標百貨、Big Lots、WinCo Foods以及Stater Bros Markets,還有家居用品連鎖店Lowe's等。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多數高齡族未做好長照規畫 無論費用、地點或心理皆無準備
長照需求日增 缺工情況卻遲遲難解 主因待遇太差
中國環台軍演後 拜登:願使用武力保護盟友